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15处遗产点位中体量最小的,但它的地位却很高!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命大臣刘秉忠规划大都城,他以什刹海东边突出点为基点,画出一条南北向的城市轴线,就是今天的北京中轴线,那个基点就是万宁桥,故有“先有万宁桥,后有中轴线”之说。万宁桥也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元代遗存,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万宁桥最初叫“海子桥”,因为元代积水潭又称“海子”。木桥改石桥以后,得名万宁桥。明代,皇城的北门叫“北安门”,万宁桥在北门外,被称为“北安桥”。清代,北安门改称地安门,万宁桥又被称为地安桥。老北京人管正阳门叫“前门”,地安门叫“后门”,因此,民间又称万宁桥为“后门桥”。
1953年,随着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万宁桥下东流的玉河变成盖板河,万宁桥大部分被埋入地下,只留桥面和护栏。2000年12月,在专家的呼吁之下,经过一年多的挖掘修缮,万宁桥又重见天日。
如今漫步桥上,西望什刹海游人如织,东观玉河荷叶连连,南眺景山万春亭绿树簇拥,北看钟鼓楼古今同框。游览北京中轴线,别忘了来这里一探它最初的密码!
【中轴之中·10】
策划/撰稿/资源提供:于丽爽 吴梦遥
出镜主持:宋雨迪
摄制:宋霁真
编辑:武亦彬
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