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了,我拿到 iPhone 17、17 Pro 和 iPhone Air 进行测试评测已经一个月了。至今我仍挺意外的是,在这三款里,我最终选了 iPhone Air 作为日常主力机。作为一个使用手机频率略高于普通人的人,选择这款在我看来短板最多的手机,一开始确实不太合理。而且我觉得初期有这种顾虑的不止我一个 ——iPhone Air 的首发销量没达到苹果预期,他们已经计划因需求低迷削减产量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篇文章就是想坦诚分享一下,使用 iPhone Air 一个月后的真实体验,尤其是考虑到它目前在市场上并不算热门机型。我不爱搞剧透,但说实话,我是真的很喜欢我的这部 iPhone Air。原因如下:
说到一个月的使用体验,首先得聊机身设计 —— 这真的是苹果有史以来最特别的一款 iPhone。我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它时,完全被惊艳到了:这么轻薄的设备,竟然是一款现代 iPhone。拿在手里的手感绝佳,和我揣了好几年的笨重 Pro Max 相比,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我当时特别期待用它,但说实话,也有点担心这种轻薄的新鲜感会慢慢消退。我甚至真的以为,过几周就会打退堂鼓,换回 17 Pro Max。

但事实恰恰相反,现在每次从口袋里掏出它,我还是会惊叹于它的轻盈。我一点也不怀念笨重的机身了,也意外发现手机的物理设计对整体使用体验的影响竟然这么大。当然,它确实需要一点适应时间。苹果把它做得太纤薄了,一开始我还担心会不小心掉地上 —— 毕竟机身侧面的握持面积不大。而且它比普通 Pro 机型稍大,但又没到 Pro Max 的尺寸,算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偏大机身”。

不过适应起来很快,主要是因为这款手机的做工真的很扎实。机身框架用的是钛金属,这对这么纤薄的手机来说至关重要。苹果还巧妙地把边框做了微弧处理,握在手里不会硌手。这让握持感舒服了很多,边框和背部玻璃无缝衔接,即便机身轻薄,质感也依然顶级。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我一直是裸机使用 iPhone Air 的。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做,而且我觉得要真正体验到这款手机的优势,裸机是必要条件。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而且市面上确实有超薄手机壳,但问题在于 —— 只要你稍微增加一点机身厚度,就等于抹杀了它唯一的核心卖点。所以如果你是那种不用手机壳就焦虑的人,却又喜欢 iPhone Air、在考虑入手,那这就是你要为 “最大化使用体验” 付出的代价。
可能有人会说:“杰森,知道了知道了,机身设计很酷,我们懂。但选择 iPhone Air 要接受的那些短板呢?” 说实话,我不拐弯抹角 —— 一个月用下来,选择 iPhone Air 确实要做出一些妥协。这些妥协是否影响日常使用,取决于你的用机习惯。

首先是相机:它背面只有一颗镜头。现在这种配置基本只在入门机上能看到,但 iPhone Air 绝对算不上入门机。不过说实话,单摄对我来说真没什么问题 —— 就算用多摄手机,我平时也只常用主摄。我不怎么用长焦镜头,而 iPhone Air 的 4800 万像素主摄支持 2 倍无损变焦,对我来说完全够用。当然,没有超广角镜头我确实有点想念,但它的标准焦距对我的需求来说已经够广了。

而且这颗单摄的表现真的很棒:拍出来的照片清晰鲜艳,还能借助苹果的融合技术,最终效果很出色。4K 视频拍摄能力也依然顶尖,虽然没有电影模式有点可惜,但整体拍照实力还是很强的。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给 iPhone Air 配备了新的前置人物居中自拍镜头 —— 这是个超赞的新功能。过去一个月里,它是除了机身设计之外,我感受到的最明显的升级,也是苹果最明智的改动之一。它的好用之处在于操作简单:能自动根据画面中的人数调整取景,真庆幸这个功能没有被列入 iPhone Air 的 “妥协清单”。

再说说性能和散热:iPhone Air 和 17 Pro 一样,都搭载了全新的 A19 Pro 芯片,这一点很棒。但和 Air 不同,17 Pro 采用铝制机身,还配备了蒸汽室散热系统。简而言之,iPhone Air 的散热控制到目前为止还不错。日常使用中,我没遇到过手机过热或性能降频的情况,但这确实是个需要持续关注的点。苹果之前在超薄设备上遇到过过热问题(主要是 MacBook),考虑到 iPhone Air 这么纤薄,我之后会继续密切关注它的散热表现。

不过日常性能方面,iPhone Air 真的很出色。它的屏幕支持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沉浸感拉满,看内容简直是种享受。我不常玩手机游戏,但过去一个月偶尔玩几次,即便机身超薄,表现也都没问题。至于苹果智能功能(Apple Intelligence),我其实已经不抱太大期待了 —— 这不是说 iPhone Air 不行,A19 Pro 芯片的性能绝对够用,只是苹果自家的 AI 套件目前既不好玩也不实用。但好在,就算后续苹果智能功能升级,iPhone Air 的性能也完全能跟上。
最后聊聊电池续航 —— 这可能是 iPhone Air 最关键的性能指标。考虑到它的机身空间有限,不难猜到续航会是个挑战。说实话,目前的续航表现只能说是 “刚好够用”。具体来说:满电出门,按照我平时的使用强度(还是那句话,略高于平均水平),到晚上大概还剩 20% 的电量。

坦白说,我不太习惯频繁看到低电量提醒,也不习惯电池图标变红 —— 尤其是之前用惯了 Pro Max。但除了那些需要高强度测试手机的日子,我白天基本不用中途充电。不过现在只要附近有充电器,我就会随手充一会儿,这也是之前没有的习惯。但好在,充 20 到 30 分钟就能补不少电,要是白天很忙,也能缓解我的电量焦虑。
所以如果你是那种就算用 iPhone Pro Max 都很难撑过一天的重度用户,我真的不建议你买 iPhone Air—— 它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但如果你的用机习惯比较常规,偶尔中午补一次电也能接受,那 iPhone Air 的续航对你来说完全没问题。
说了这么多,核心问题来了:iPhone Air 到底值不值得买?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 我是真的很喜欢这款手机,它绝对是我这么多年来用着最开心的一款 iPhone。但我也清楚,我喜欢它的核心原因是它独特的设计,是它带来的 “新鲜感”。毕竟这么多年来,iPhone 的设计基本没什么大变化,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会被它吸引,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它 “不一样”。

但考虑到它的各种短板,尤其是高达 999 美元的售价,从性价比来看,确实很难说它 “值得买”。想想看,普通版 iPhone 17 有双摄、续航明显更好,软件功能完全一致,而售价只要 799 美元。所以尽管我很喜欢 iPhone Air,但对大多数人来说,iPhone 17 才是更划算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