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刚发布的新手机不都是越炒越贵吗?可这两天,谁还守在拼多多、京东抢iPhone 17啊,那价格一泻千里,感觉拿钱站岗的黄牛都快崩溃了。这个局面有点太极端,看到黄牛无计可施,说实话我有点替他们尴尬。你别说换代的新iPhone,以前基本就跟艺术品似的,谁能想到今年居然轮到甩卖。
iPhone 17系列还没大规模铺货,拼多多早就把所谓“百亿补贴”旗子插在价格上,动不动就五百、九百的降,券后价直接打到地板。比如256GB版的价格干脆砍到5099元,对比苹果官网真的是少了将近900,Pro和Pro Max型号也全线低于官方,买新机都不用掏光钱包了。天猫、京东什么“国补”“旧换新”就往死里推,用户闻着羊毛来,最后都是平台杀红了眼抢客户。
再看订单量,你不敢信——京东6小时破200万预约,天猫更狠,一天内三倍于iPhone16,尤其白色爆火。大家那种攒了一年换新手机的期待劲儿,一下子被撬开放出来。电商这几年真是把渠道优势玩明白了,直接跳过中间人,压根不给黄牛机会。
说起来,iphone新品曾经就是黄牛稳赚不赔的生意,靠囤货涨价赚得盆满钵满。那时苹果每次发售都成话题,技术噱头、设计变化加上供货有限,果粉排队买不到,只能加价在黄牛这里蹲货。现在新机一上架价格就掉水里,这玩法还真是突然卡带。
而且你会发现这些年安卓阵营压力激增,拍照、充电、屏幕花样翻新,不少国产品牌挺能给苹果添堵,比如华为,回归市场后风头很猛,Mate 60 Pro甚至有时候压倒iPhone,买的人超多。用户习惯变了,有更便宜酷炫的选择,对iPhone的“信仰”没啥执念了。苹果自己创新速度慢慢下来,新机能体验的提升都没啥惊喜,这下黄牛们真坐牢了。
说到底,拼多多这种电商把供应链优化到极致,亲自下场提前搞到货源,然后靠直接跟供货商合作,投钱补贴,把利润空间砍个干净;相比之下,黄牛的老剧本、囤货加价思路完全失效。2015年前后这些人还能凭关系和操作抢点货,现在随便挑个平台下单都能抢到低于官方标价的新iPhone。黄牛连“存在感”都要没了。
换个角度想想,他们赚差价其实有点像老一辈街头倒票的,现在数字化、便捷支付普及后,这些“老本行”只能边缘化。那些靠提前拿货、组织抢购的线下招数,也彻底败在了电商数字体系和资本砸钱的新玩法手里。
今年这波大跳水不是单纯让黄牛抓耳挠腮,应该说是一种信号吧——用户、市场、品牌的关系都走到了新阶段。大伙儿都围着数字平台搅动消费需求,供需结构变了,传统渠道该松口气了。供应链比拼、价格搏杀、福利大战,以后估计还得升级,想烧出新玩法不容易。
连续几年电商“补贴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iPhone居然沦为流量优惠主战场,确实有点超现实。如果企业自己还想吃老本,不管是做手机的还是中间商,怕是真撑不到下一个风口。产品不给力、定价不灵活,转型拖拖拉拉,可能哪天就成电商打折下的牺牲品。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