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准格尔旗各个幼儿园被欢声笑语裹满。准格尔旗大路第三幼儿园里,一场“奇趣之旅”迎新活动暖到人的心底——魔术师手一挥,花朵、彩带、糖果接连蹦出,拉布布人偶牵着亲子家庭跟着旋律晃动手臂,小丑先生把五彩开学礼塞进孩子手心。初入园的小家伙们,小眼睛里满是好奇,嘴角的笑意就没落下过,一旁家长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脸上写满了安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路第三幼儿园副园长菅广一语道破活动初衷,“不管是传统文化活动,还是现在的沉浸式迎新,核心就一个——让孩子爱上幼儿园。魔术是为了勾出孩子的探索欲,律动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小礼物则是在传递爱与归属感。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安全又好玩的地方,帮他们稳稳迈出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不光活动有意思,实惠更实在!”大路第三幼儿园早教部负责人杨慧跟家长聊天时,话里满是底气,“从上个学期起,准格尔旗所有3-6岁在园幼儿的保教费,全是地方财政‘买单’,补贴早早就足额拨下来了。暑假我们还升级了户外场地、功能教室,娃们玩得安全,学得也开心。”
一旁带着1岁多二宝咨询早教的妈妈,立刻接了话:“我家大宝就在这儿上的幼儿园,听说这儿是大路新区首家早教试点园,团队特别有经验,等二宝到年龄,肯定还送这儿来!”
这满场温馨的背后,藏着准格尔旗一张重磅民生答卷——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准格尔旗推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全学段免费教育政策。单看学前教育领域,准格尔旗所有3-6岁在园幼儿,每人每年能享3600元保教费全额减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新学期的学前幼儿毛入园率更是飙到100%。真正把“家门口的优质教育”送到了每个家庭门口。
免费教育的红利,远不止“帮家长省钱”这么简单。政策落地后,最直观的变化是“家庭团圆”。不少外来务工的家长,要么返乡找工作,要么干脆举家迁到准格尔旗。“以前在外打工人员的孩子要么成留守儿童,要么得留一方家长在家照顾,两头牵挂。”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怀忠说出了很多家庭的转变,“现在有了免费教育,大家都把孩子接过来了,一家人就能在一起。”
这份团圆,离不开准格尔旗“政府兜底+全域覆盖”的民生底气。近年来,准格尔旗政企联动打造产业集群,给返乡人员留足了“饭碗”。比如内蒙古玉晶科技项目,本地用工占比达70%,月均工资能到6000元。“既能陪孩子上学,又能挣到钱,这样的日子才踏实。”一位返乡家长的话,道尽了这份“双重幸福”。
更深层的改变,藏在“人口红利”里。教育成本降了,不少家庭敢“生得好、养得起”;团圆机会多了,更多人愿意“留下来、发展好”。从过去“靠煤吃煤”的资源依赖,到如今“因教而兴”的人力资本积累,准格尔旗正在用优质教育,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树起新标杆。
大路第三幼儿园,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缩影”。不仅守住“免费不减质”的承诺,还持续升级服务。园长訾艳介绍,园里已累计投入30余万元改建早教活动室和感统体能室,至今服务了600多个0-3岁婴幼儿家庭,未来还要继续完善科学育儿体系,让早期教育、温暖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活动尾声,孩子们手捧着礼物,笑靥像阳光下的花儿;家长们的焦虑早已消散,只剩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免费上学还能有这么用心的活动,我们彻底放心了!”家长王奕程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从保教费全免减轻家庭负担,到优质早教守护孩子成长,再到暖心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准格尔旗的学前教育,把“孩子开心、家长省心”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这样的幼儿园,谁能不爱?
▼
来源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记者:赵红艳)
图片来源:准格尔旗大路第三幼儿园
编辑:李荣
校对:李由
审核:杨阳
终审:折海军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