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发射!神舟十九号4月29日返航:将经受1000多℃灼烧

神舟二十号飞船已经发射升空了,神舟十九号飞船预计在4月29日返航。而当神舟十九号飞船返航的时候,将会经受高达1000多℃高温的灼烧,这是怎么回事?外部温度这么高,飞船内的航天员会不会有危险呢?

神舟二十号出征!

在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次依旧采用6.5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方式,对接到天和号核心舱的径向端口。这是2025年第一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器,也是我国第九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

按照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也会发射升空,而这艘飞船接下来就要进入待命状态,为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保驾护航,随时具备快速发射的条件。

在这次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其中陈冬担任飞行任务的指令长,这是他第三次出征太空,而陈中瑞、王杰则是第一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当神舟二十号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后,这两个航天员乘组会进行在轨轮换、在轨交接,随后神舟十九号飞船就会撤离返回地球,中国空间站就会交给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来接管。

按照计划,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在轨时间也是大约6个月,在轨期间会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还需要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货物的进出舱。在出舱活动中,航天员需要完成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同时也会开展科普教育等工作。

和之前的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一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出舱的重点都是集中在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方面。这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的事情,因为出舱活动主要是有以下这4种。

第一种就是进行技术的验证,包括测试舱外航天服、机械臂等相关的技术;第二种就是进行舱外的组装,包括安装舱外的全景相机、舱外载荷等;第三种就是进行舱外维护、维修,修复受损的部位;第四种就是进行主动防护,也就是给空间站安装防护装置,提升我国空间站的空间碎片应对能力。

此前的几次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们出舱都进行了这4类相关的任务,现在空间站已经完成组装并且投入应用阶段了,基本上就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技术验证了,现在出舱任务重点之一就是确保空间站能够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所以舱外维修、舱外防护装置的安装就成为了常态化的事情。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太空碎片、空间小颗粒撞击空间站。

除了需要完成神舟十九号飞船的撤离外,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航天员还将会迎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到访,预计在10月下旬返航,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神舟十九号即将返航

神舟十九号飞船在2024年10月30日发射升空,至今已经在轨飞行超过170天时间了。按照任务安排,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在轨时间大约为6个月,这是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的正常轮换周期,每艘载人飞船的在轨时间都是差不多6个月。当前已经发射升空的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在轨时间也是大约6个月。

在过去这170多天时间内,神舟十九号飞船的3名航天员们完成了很多任务,一共参与实施了88个项目,还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在出舱活动期间,神舟十九号的航天员们给中国空间站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而且完成了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

在整个任务期间,都是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进行出舱,宋令东成为了我国首位出舱执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而航天员王浩泽则留在空间站内提供支持。虽然宋令东只是首次出征太空,但在这次任务中进行了3次出舱任务,而蔡旭哲算上之前执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的出舱活动,累计出舱次数达到了5次,是目前我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特别是在首次出舱活动中,他们还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当时出舱时间达到9个小时,不仅刷新了我国航天员单次出舱的时间纪录,也打破了美国宇航员保持了2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这一个纪录估计会保持比较长时间了,因为一般情况下,航天员出舱也就是七八个小时这样而已,不然美国宇航员在20多年前创下的纪录就不会保持到现在了。

要知道,航天员在执行出舱活动的时候会存在很多困难,需要依托舱外航天服的支持才能完成舱外任务。而舱外航天服本身就有限制,每次出舱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且,航天员在执行舱外任务的时候,他们没法脱掉舱外航天服来吃东西、喝水,也没法上厕所,所以对航天员来说是一个考验。

飞船返航将经受1000多℃灼烧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预计在4月29日就会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而在飞船返航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包括减速、再入大气层、伞降。特别是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飞船会被熊熊大火包围着,还会出现短暂的失联。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飞船重返地球的过程中,飞行速度相当快,而地球又是一个拥有浓密大气层的星球。当飞船以超过7公里每秒的速度穿过卡门线进入大气层时,空气阻力越来越大,气动加热效应会越来越强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飞船外部的稳定急剧上升,特别是飞船底部的温度更高,所以在飞船返回舱的底部会有一个隔热大底、防热大底,这个隔热大底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确保飞船返回舱不被高温烧毁。而在返回舱的外部,还会涂上烧蚀材料、隔热材料,也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即使外部温度高达1000多℃,就像被熊熊大火包围着,但是返回舱内部温度很舒适,航天员感觉不到不舒服。

只不过,在这么高温的灼烧下,飞船返回舱会进入几分钟的黑障区,在这期间飞船会短暂失联,没法接收到外界的信号,外界也没法和返回舱进行联系。虽然如此,返回舱也不会飞丢。因为在地面、天上都有各种检测设备,例如雷达等,我们能够实时掌握返回舱的飞行动态,包括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高度等,可以知道返回舱会在哪里降落。

当飞船返回舱高度越来越低,速度会越来越慢,气动加热效应会越来越热,燃烧的现象很快就会结束,这时候通讯就会恢复了。当返回舱下降到大约还有10公里时就会进行伞降,将速度降低到8米每秒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会抛掉返回舱底部的隔热大底,将底部的反推发动机裸露出来。

最后,当飞船返回舱距离地面差不多还有1米时,安装在底部的反推发动机就会同时启动,给返回舱提供一个强大的推力,将返回舱下降速度降低到1米每秒左右,然后安全着陆。当飞船返回舱即将着陆的时候,空中搜救直升机、地面的搜救车辆早就已经在附近等待了。

飞船安全着陆后,搜救队伍会对飞船进行检查,医护人员也会对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确认。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工作人员就会打开舱门,协助航天员出舱,抬着航天员走,让他们坐在椅子上面休息。到此,这次飞行任务就算是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标签:神舟   航天员   大气层   空间站   飞船   中国   碎片   返回舱   防护   时间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