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警惕“薅外卖羊毛” 产生“副作用”

上周末,各大外卖平台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大量“免单”“低至 1 元”的奶茶订单如潮水般涌现,然而,这一热闹景象背后却衍生出新的乱象:部分消费者为凑单、薅羊毛而盲目下单,致使众多“无人认领”的饮品被无情弃置。门店垃圾桶里堆满未开封奶茶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平台动辄砸下百亿资金“赔本赚吆喝”,绝非一时兴起。各大外卖平台如此激烈地厮杀,表面上看,是在争夺用户点餐入口和市场份额;实际上,是在争夺未来“即时零售”生态主导权。

平台通过“砸钱”来抢占市场,培育消费者在平台的使用习惯,强化用户粘性,从而为拓展即时零售品类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这一战略想法的前提是,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业态竞争的最终结局并非取决于眼下这一单能赚多少钱,而是看谁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争取消费者更多“支持”。因此,各大平台都在绞尽脑汁,试图占领市场高地,“卷”出生态构建能力:从外卖业务积累,到用户资源、商户合作、运力调配等,无缝延伸至商超、生鲜、医药等全品类即时配送领域,构建起“万物到家”的一站式平台,力争构建未来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生态。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平台流量战正透支社会成本,“一杯杯被浪费的奶茶”,暴露出的是平台经济盲目扩张所带来的“副作用”,包括环境成本的增加、商户面临的风险以及公共资源的损耗等,显然与我们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理念背道而驰。

对于公众而言,每一位消费者都应当警惕非理性消费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抱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进行非刚需下单,可能只会导致浪费。看看那些被丢弃的塑料吸管堆积如山,糖水珍珠散发着恶臭,实际上,是环境在为我们的浪费行为买单。

对于平台来说,一定要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不能为了抢占市场而过分透支资源,规范补贴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要识破平台补贴战背后的“戏法”,不要被表面的热闹所迷惑。要动态地补充和完善监管漏洞,打破“补贴战 = 惠及用户”的单一逻辑,质问“谁真正受益?谁承担代价?”,确保平台始终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良性竞争。

正所谓“规则明晰严界定,监管发力莫彷徨。多方共筑公平垒,有序竞争路正长”。只有规则明确、监管有力,公众、平台和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构筑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外卖行业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长远发展。

作者:杨光志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科技   外卖   副作用   羊毛   平台   用户   消费者   奶茶   市场   品类   生态   规则   竞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