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东,325亩的老厂区静立于纺织城核心地带,它曾是西安工业辉煌时代的象征,如今却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一道待解的难题。
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旧厂区搬迁工作已持续七年之久。这一承载着老西安记忆的棉纺厂区,搬迁进程远落后于西安其他几个大型工业企业的“退城入园”计划。
01
历史轨迹,从国棉五厂到搬迁之路
五环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建成的西北国棉五厂。作为“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纺织企业,它在西安城东形成了成规模的纺织产业集群。
1997年,西北国棉五厂集团化改组为五环集团,2006年下划至西安市成为西安市国资委直管国有独资公司。
五环集团新厂区效果图
2018年,五环集团迁建项目启动。当时确定了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4.3亿元,预计2019年12月竣工。
02
资金困境,6.2亿元缺口卡住搬迁咽喉
日前,西安国资委在对人大建议的复函中揭开了五环集团7年未完成搬迁的原因。按照2018年签订的协议,灞桥区政府应按建设进度支付土地收储费用11.2亿元,用于企业搬迁建设和人员安置。
但因灞桥区政府资金紧张,支付至5亿元后,从2021年10月起实际再未付款,仍有6.2亿元未支付。这导致五环集团搬迁建设项目停工,设备、工程进度款无法支付。
03
多重影响,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受阻
五环集团原厂区未能按时搬迁,已经产生了多重连锁反应。大片土地无法腾挪导致城区规划难以实施,原厂区拆迁后计划打通的纺五路西延伸、纺织城西街道路扩宽计划也无法推进。
2021年灞桥区相关部门就明确表示,纺西街中段拓宽改造“因五环集团未启动搬迁,暂时未实施改造”。这直接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面貌更新。
04
政策框架,西安的“退城入园”战略
为促进老旧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西安市早在2019年就出台了《西安市工业企业旧厂区改造利用实施办法》。该政策规定了四类改造利用方式:搬迁改造、退二转三、总部建设和改造提升。
政策明确要求对城区内高能耗、重污染、不符合多项规划的老旧工业企业,实施政府主导性搬迁,即限期搬离城市建成区。对其他老旧工业企业,则实行政府引导性搬迁。
05
成功案例,西电片区的更新示范
与城东五环集团搬迁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西西电集团搬迁已经取得成果。西电片区更新是西安市政府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也是西安市统筹推动的四大重点城市更新片区中最核心的区域。
西电片区占地共计7477亩,划分为7个更新开发实施区块。目前该片区计划推出多宗土地,主要用于宜居宜业的品质社区和产创高地建设。
06
破解路径,多方协调与资金解决方案
面对困境,2024年西安国资委、五环集团与灞桥区及土地收储部门经过沟通协调初步达成一致意见:计划先向五环集团支付2亿元作为首笔款项,用于腾地搬迁工作,完成搬迁后支付剩余的4.2亿元及贷款利息。
2024年2月,灞桥区专门组织召开土地规划工作专题会,研究了五环集团搬迁改造土地储备及资金支付工作进展情况。会议还讨论了向市政府上报的工作建议,寻求更高层面的解决方案。
五环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
西安市政府已将“打好城市更新和安居工程攻坚战”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规划开展团结片区、三学街片区、西电片区、幸福林带片区、张家堡片区城市更新示范试点,探索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新模式。
西电片区的成功转型已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示范。而五环集团搬迁困境的解决,将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未来,更影响着西安城东城市更新战略的整体推进。
城市发展转型期,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是一场复杂的博弈。它不仅考验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协调智慧,也检验着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