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人问,你们为什么恨日本!认真的???

“我们为什么要恨日本?”

这个问题不是大陆人提的,是台湾省人反问我们的。

他们很真诚,表情里甚至带着些许的疑惑与委屈,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日本是“日式礼貌”“动漫天堂”与“干净有序”的代名词。

可在我们眼里,却是台湾省历史上血染的侵略者。

问题的背后不是认知差,而是历史与记忆的切断。

我并不讽刺任何普通台湾省人,毕竟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

但当一个民众集体开始淡忘甚至主动美化曾经压在他们头上开膛破肚的殖民者,问题就远不止“理解”两个字可以解决。

台湾省,从来不是日本的。1895年清政府战败,签下耻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省“割让”给日本,问题是台湾省人民从不认这个账。

从1895年起,台湾省人发起了被史书称为“乙未抗日”的斗争,仅仅几个月内,抗日义军遍地开花。前两任日方总督甚至被迫黯然离台,狼狈不堪。

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更直接崩溃,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卖掉台湾省。”不仅丢脸,还忒现实。

他写信给天皇,称与其天天镇压,不如学俄罗斯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那样,把台湾省甩包袱卖英国,换点钱落袋为安。但天皇与军方另有盘算,强硬路线随即启动。

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登场,开启台湾省最黑暗的时代。从北到南,一个字,“杀”。

即便已经“归顺”的抗日头目,只要身份一暴露,整个家族就被连根拔起。

有人本想安分做个镇上的酿酒商,转眼间全家灭门,只因曾在“归顺”声明的花名册里留过名。

所以今天的我们恨不恨?

不是情绪,是记忆,是血债。可现实令人讽刺,悲剧不在于受苦,而在于遗忘。

从屠杀开始的殖民统治,后来又换了一套策略:文化洗脑,就是“皇民化”运动。

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花了整整50年,一步步把台湾省人改造为“日本人”。

禁止中文、普及日语;引导认同、重建价值体系。小学教科书通通换成日文,中文报刊取缔,不会日语寸步难行。甚至还要记全日本天皇血统,唱日歌、升日旗、不说国语。

一条血脉连着中华文明的土地,像被架上了别人的程序系统。等年轻人长大,有了意识,想当兵、想上大学,就会发现,你“不是中国人”还不够,你要证明“你是日本人”。

李登辉就是那个时代下的产物,他有个日本名字,叫岩里政男,家人为日本战死沙场。

就连他自己,也曾主动报名参军,只不过没赶上被分到战场的那一轮。

今天被他一手推动的“去中国化”,其实就是皇民理念的延伸版本。

也别觉得这只是个别案例,1930年代,日本专门在台湾省推动“志愿兵”制度。

他们策动台湾省青年全身心投入日本的侵略事业,甚至让他们“以能死为日本而荣”。

那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些台湾省人依然对日本充满好感?

原因其实很冷酷,它叫“代际记忆断层”和“制度灌输偏移”。50年的日本殖民,不只是剥削掠夺,也是系统性记忆重构。

从庄稼汉到学生、作家、家庭主妇,所有人被统一输入一个概念:“你们不属于中国,你们是皇国臣民。”

这一套程序,在教育、语言、文化价值观中,留下了病毒一般的遗传因子。

当年受教育的那一代人,今天是台湾省的建构者、教师、媒体掌控人。

他们在1950~1970年代脱离了日本控制,却带着那份对“日本优越”的迷思进入新社会体系。

尤其是1980年代李登辉之后,一轮又一轮的“去中国化”操作让年轻一代远离大陆、远离中文逻辑,近的不是中华文化,而是日式审美与价值训导。

把“日本侵占台湾省”改成“日本统治台湾省”;把“慰安妇制度”加上“非强迫”注解;部分教材甚至暗示“台湾省是独立的,日本曾给予帮助”。

更可怕的是有些“精神日本人”,还大言不惭地提出“日本慰安妇制度有益”这种丧尽天良的观点

其理由居然包括:防止强奸、防止间谍、提供服务、控制兵源情绪。

这不是历史洗白,而是集体失忆的自毁式重构。

台湾省这些对日的迷思,从来不是理性,而是植入式潜移默化的重构。而这个重构过程,今天还远未结束。

我们现在看到台湾省的部分青年,对大陆态度冷漠甚至对立,却对曾经拿刺刀扫荡自己祖辈的日本充满崇拜,这是历史的讽刺与现实的反讽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中国必须以历史记忆为锚点,立足根本认同,持续推动两岸文化的重新对话与整合。

不能指望台湾省青春世代自己“觉醒”,而要用构建认同机制帮他们理解谁是敌、谁是亲。

未来会怎么走?

第一,坚决揭露和批驳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歪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绝非妥协的工具。

第二,加快构建两岸青年的文化共识平台。用事实、用影像、用文学,一代代破除皇民教育的遗毒式影响。

第三,将历史真实纳入全球性文宣体系。

世界上不止我们一个民族在经历记忆被重构的问题,我们要让全世界认清一个基本事实:日据台湾省,并不“温和”,而是赤裸裸的殖民与压迫。

而对那些今天依旧自我感动地说“我喜欢日本人多有礼貌”的台湾省人,我也只想请他们认真翻一翻《二二八》《皇民教育》《白色恐怖》《慰安妇花名册》。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历史   台湾省   日本   记忆   迷思   李登辉   总督   日本人   文化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