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是一名木匠,他的鲁班书为何被列为禁书?看看开篇第一句是啥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一个被尊为“木匠祖师”的人物,竟留下一本被列为禁书的神秘古籍?这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存在。

鲁班,不仅是巧夺天工的工匠鼻祖,他的《鲁班书》更被誉为“工艺与术法的结合体”,但正因为书中内容过于惊人,甚至被历代视为禁忌之物,严令封存。

而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就透着一股阴森与诡异,让人不寒而栗。

天赋异禀的木工神童

鲁班,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

他的家族,可以说是木工世家。

鲁班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他的父亲,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木工。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鲁班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鲁班就常常跟在父亲和爷爷的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工作。


等到三四岁的时候,小小的鲁班已经能够用木头做出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鲁班的木工技艺也日益精进。

他制作的物件,做工精细,设计新颖,很快就在当地闻名遐迩。

鲁班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木工。

他还对机械结构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巧手下,许多复杂的机关,都能够被完美地制作出来。

鲁班做的木马,栩栩如生;他设计的木鸟,扑棱棱地展翅高飞。

在当时,能有这样超凡的本领,简直就是天下无双!

创新发明造福百姓

长大成人后,鲁班决定离开家乡,到各国游历学习。

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木工大师,光靠祖传的手艺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鲁班走遍大江南北,虚心向各地的能工巧匠讨教。

鲁班发现,虽然各地的木匠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但在工具的使用上,却往往差强人意。

许多木匠,只能使用简陋的工具来制作木器,费时费力不说,做出来的成品,往往也不够精致。

于是,鲁班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工具。

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等等一系列木工工具。

这些工具,设计科学,做工精良,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有了这些利器,木匠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

鲁班的发明,远不止于此。

他还设计了许多巧夺天工的机关装置。

比如著名的"鲁班锁",复杂精巧,坚固无比;再如大名鼎鼎的"木牛流马",不仅能够运输物资,还能够自动调节行进的速度。

这些发明,无一不彰显着鲁班非同凡响的才智。

爱情悲剧的无奈

鲁班的工艺,渐渐传遍了天下。

名声远扬的他,受到了楚国国君的召见。

国君要在都城修建新的宫殿,希望鲁班能够担任总工程师。

鲁班欣然应允,带着弟子们,远赴千里之外的楚国。

在楚国期间,鲁班夜以继日地工作。

宫殿越建越高,也越来越富丽堂皇。

可是,远在家乡的妻子,却日思夜想,以泪洗面。

鲁班心里何尝不牵挂妻子?然而,工程的日程紧张,他根本就抽不出时间回家。

为了能够见到妻子,鲁班设计了一架神奇的木鸢。

这木鸢通体雕刻着玄奥的咒文,飞起来比大雁还要迅捷。

每逢休沐,鲁班就乘坐木鸢,飞回家中与妻子相会。

夫妻二人,短暂地享受着幸福的时光。

好景不长,有一次,鲁班的妻子实在太过思念丈夫,竟然偷偷地乘坐木鸢,要飞到楚国去找鲁班。

谁知道,她尚未熟悉木鸢的操纵之法,途中失去平衡,从高空坠下,不幸丧生。

鲁班闻讯赶回,只见爱妻已经香消玉殒,悲痛欲绝。

从此,鲁班郁郁寡欢,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他一边悔恨自己的疏忽,一边又对这种超越凡人智慧的技艺,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鲁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自己毕生所学,都详细记录下来,以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秘籍《鲁班书》的诞生

鲁班废寝忘食,日夜笔耕,终于完成了他的毕生巨著——《鲁班书》。

这部书,分为三卷。

上卷,详细记载了鲁班的木工技艺,从选材到制作,从设计到雕刻,可谓是包罗万象,巨细无遗;中卷,则记述了一些生活起居的小窍门和咒语,比如驱蚊避虫、防霉防蛀之类;下卷,才是真正让鲁班自己都感到有些后怕的法术。

这些法术,有点儿类似于后世的"巫蛊之术"。

修习这些法术,可以呼风唤雨,号令鬼神。

但是,这样逆天而行,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些法术,甚至需要以人命为祭!鲁班生怕后人遭此大难,所以在书的开篇就郑重警示:"欲学此术,必先绝后!"意思是说,修习这些法术,就必须做好断子绝孙的准备。

失传的禁书

鲁班离世后,他的这部秘籍,却在世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固然让人拍手称奇,可是那些离奇诡谲的咒语法术,却让所有人都心生畏惧。

"这分明就是邪魔外道!""修习这些法术,岂不是要让天下大乱?"朝廷中的大臣们议论纷纷,一致要求将《鲁班书》列为禁书。

皇帝最终同意了大臣们的请求。

从此,私藏《鲁班书》者,一经发现,就要接受严厉的惩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承载着鲁班毕生心血的巨著,渐渐地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世人只知鲁班是一代神匠,却不知他还留下了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天书"。

直到今天,关于《鲁班书》的下落,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鲁班的木工绝学,却代代相传。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木工祖师,后世设立了"鲁班奖",以表彰那些优秀的建筑工匠。

在一些地方,还建有鲁班庙,供人瞻仰膜拜。

鲁班虽然已经仙逝千年,但他的精神,他的技艺,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中。

结语:

鲁班的一生,堪称传奇。

他不仅是一代宗师,更是一个敢于开拓创新的先驱。

他对木工技艺的执着追求,他的非凡才华和勤奋努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同时,鲁班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即使是再高明的技艺,也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僭越。

唯有如此,才能造福百姓,利泽后世。

参考资料: [1] 刘志伟. 鲁班的传说[J]. 民间文学,1995(2):34-37. [2] 李申. 鲁班与鲁班经[J]. 西北民族研究,1997(1):91-97. [3] 张勇. 试论鲁班的木工成就及其文化影响[J]. 中国科技史料,2005,26(4):456-462. [4] 孙立群. 鲁班与《鲁班经》的文化解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9):34-37. [5] 郑良树. 鲁班文化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禁书   木匠   国君   楚国   巧夺天工   法术   开篇   木工   毕生   技艺   妻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