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儿童医院_儿医科普】
3岁多的小宇(化名),因为说话少、词汇量有限、社交能力差,来到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一病区就诊。“1岁7月时,孩子只会叫‘爸爸、妈妈’,3岁了发音还不清楚,也很少主动说话。我们一家人愁死啦!”小宇妈回忆。
康复中心一病区主任耿香菊仔细查体,耐心跟患儿互动,发现他社交互动能力也较弱,指令理解困难,无法完成“把玩具拿过来”“坐下”等简单指令。此外,他还存在认知能力落后,颜色、形状辨识能力较弱,拼图、搭积木等精细动作也较同龄孩子明显慢。
经评估,确诊小宇为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缓,需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康复团队为其制定了“语言+社交+认知+感统”四位一体的康复方案。
语言方面:通过游戏、图片卡、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语言表达欲望,从单词过渡到短语。认知与精细动作训练:通过拼图、分类游戏等提升认知能力,同时加强手部协调性。
康复团队还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提问、多鼓励孩子,减少电子产品接触时间等。
孩子不说话,不要一直等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环境刺激不足、听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认知落后等。语言发育迟缓,早干预是关键。
3岁前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到儿童康复科就诊:
2岁仍不会说单字(如“爸”“妈”)
3岁词汇量少于50个,不会组合短句
叫名无反应,回避目光接触
对语言理解差,无法执行简单指令
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孩子的语言、社交和认知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习环境。
在家就能练起来
建立基础沟通能力
目标:增强叫名反应、目光交流,建立基本词汇量。
方法:使用孩子喜欢的玩具吸引注意力,鼓励眼神接触。通过“指物命名”游戏(如“这是苹果”“这是球”)增加词汇量,可以结合音乐、儿歌增强语言节奏感。
从单词到短句,提升社交互动
目标:引导孩子用2-3个词表达需求,增强社交主动性。
方法:采用延迟满足策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需求(如“我要喝水”),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如“打电话”“购物”)模拟社交场景,结合感统训练(如荡秋千、平衡木)改善感觉统合能力,提升专注力。
语言爆发,认知能力显著提升
目标:巩固语言能力,提高句子长度,增强认知和精细动作。
方法:通过绘本阅读、讲故事,鼓励孩子复述简单情节,结合拼图、涂色等游戏提升手眼协调能力,适当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互动。
来源:康复中心一病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