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一段时间明显有点飘,跟欧盟、日本、韩国接连签了贸易协议,就觉得自己底气足了,可以集中火力对付中国。
他放狠话,说如果不给美国稀土,就把对华关税重新拉回三位数,甚至飙到200%。这话传出来,大家都觉得就是虚张声势,中国也没太当回事,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方案。
可就在他放完狠话不到三天,一个意外的消息却让人愣住了: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传出要对中国加税的动向,这个国家就是墨西哥。多家媒体确认,墨西哥政府把一份提高对华关税的草案提交到了国会,计划最快下个月公布。加税涉及的范围很广,从汽车到塑料再到纺织,几乎都是中墨贸易的主力品类。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对中国动手?
答案其实不复杂,墨西哥政府明知道国内经济状况不佳,GDP增长预期才0.8%,通胀却有3.7%,可还是硬着头皮走上了这条路。很大原因就是美国长期的要求在起作用。特朗普从上台开始,就不断向墨西哥施压,让它在对华问题上“站队”,这次终于有一个表面上的回应。
墨西哥的情况说白了就是两头受气:一方面,它的经济离不开美国,北美市场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和美国关系搞僵,随时可能被卡脖子,另一方面,中国这几年和墨西哥的贸易增长很快,中国早就成了它的重要伙伴之一。
如果真的加税,受伤的不只是中国,对墨西哥自身制造业同样是沉重打击。
所以你会发现,这次的“加税动作”其实没那么直接,墨西哥政府把提案放进了2026年的预算计划里。换句话说,即便通过了也得等到2026年才可能落实。
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分明就是在玩时间差,一方面交差给美国,让特朗普觉得墨西哥“听话”了,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了后手。因为大家都清楚,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不可能一直拖到2026年。
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表面顺从,暗地拖延”,墨西哥既不敢正面顶撞美国,也不想彻底得罪中国,就拿出这么一个“看上去很硬,其实很虚”的动作。
到头来它更像是在演一场戏,可是戏演得好不好,别人会不会买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即便这套操作更多是姿态,但影响依然不可小觑,中国这边很清楚墨西哥在打什么算盘,可是表面信号一旦传出去,国际舆论就会解读为墨西哥倒向了美国。这就意味着中国和墨西哥之间原本还算稳定的合作关系,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
从节奏上看更是让人觉得离谱,特朗普明明已经在关税战上退了几步,先喊200%的大旗,又延长了90天“停火期”,就是留空间谈判。
这个时候墨西哥反而跳出来对中国加税,看上去就像是“跟错了节奏”。在外交博弈里,这种信号很容易被美国利用,拿来对付更多国家:“看,连墨西哥都对中国下手了,你们还犹豫什么?”
对墨西哥自身来说,这种“糊涂”也可能带来实打实的代价,墨西哥国内经济本来就脆弱,通胀和低增速让社会压力不小。如果真的把对中国的关税提上去,直接冲击的是本国制造业和消费市场。
中国的纺织品、零部件、塑料制品在墨西哥市场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成本飙升,买单的就是墨西哥普通老百姓。到时候想收场就没那么容易了。
墨西哥的动作虽然更多是姿态,但特朗普一定会拿来大肆宣传,他需要的是样板效应,把墨西哥摆在台面上说事,好让其他国家感到压力。比如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要么资源丰富,要么跟中国贸易密切,如果特朗普能用墨西哥的案例去说服他们站队,就等于把压力扩散出去了。
特朗普的逻辑一向很简单:你要么给我市场准入的好处,要么就跟着我一起对付中国,不然我就把关税大棒挥向你。墨西哥这次的表态,正好成了他嘴里的最好证据。
“连墨西哥都开始动手了,你们还想拖到什么时候?”这种话一旦传播开来,就会让更多国家摇摆不定。
这才是中国最需要警惕的地方,墨西哥的动作本身不算致命,但它在心理层面的冲击会被放大,一旦其他国家跟进,舆论场里就会出现一种“孤立中国”的假象。哪怕这种孤立只是虚火,也足够给中国谈判桌上的筹码带来麻烦。
所以说墨西哥的“糊涂”,不仅仅是给自己找麻烦,还可能无形中推了一把特朗普,让他有机会把压力转嫁到更多国家身上。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