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刚拿到中国出口的2582吨稀土,缓解了几家欧洲企业的“断供危机”之后,立刻变了脸,不仅宣布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还直接把矛头指向中国,威胁对12家中企采取限制措施。显然,欧盟为了讨好美国,把中国当成了软柿子,而中国的回应,也再次释放了明确信号:别把耐心当软弱,别把合作当筹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最新声明中宣布,将启动第19轮对俄制裁。名义上是要“切断资金链,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机器”,但实际内容却不止于此。
这一次,欧盟制裁的矛头对准了12家中国企业,涉及炼油厂、石油贸易商和石化公司等领域。制裁的理由,依旧是那套老掉牙的说辞:这些公司涉嫌通过贸易合作,让俄罗斯获得资金来源。换句话说,欧盟再次炒作所谓“中国援俄”的叙事,企图绑架中国企业,逼迫它们在俄乌问题上“认栽”。
然而,问题在于,中国既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也不是挑起者。中国对外贸易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完全合法合规,不针对第三方,更不接受第三方的“选择性审判”。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在对俄制裁中把中国拖下水。在过去几轮制裁中,它们屡屡点名中国,意图通过对中企的施压,一石二鸟:既向美国“献殷勤”,又逼迫中国利用对俄关系去影响战争走向。
然而,事情还没完。就在宣布制裁的前几天,中国刚刚向欧盟出口了2582吨稀土磁铁,环比增长21%。稀土是欧洲制造业绕不开的核心材料,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军工领域,稀土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战略物资。
可以说,欧盟刚从中国手里拿到稀土,转身就挥起制裁大棒,这样的操作不仅不讲逻辑,更像是“过河拆桥”。
欧盟为什么要“变脸”?
表面上,欧盟的制裁是针对俄罗斯的,实质上却在打“配合美国”的算盘。
向美国示好。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在能源、军费、对俄政策上几乎完全跟随华盛顿的节奏。但即便如此,美国仍不断要求欧洲承担更多“前线责任”。这次把中国企业拉下水,很明显是向美国递交“投名状”。
逼中国出手。欧盟深知,俄乌冲突短期内看不到尽头,而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是战争财政的重要支柱。欧洲自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俄罗斯依旧撑住了。于是,欧盟试图通过施压中国,让北京“劝说”莫斯科让步。
转移内部矛盾。欧盟经济低迷,通胀高企,产业链受阻,很多问题本质上是制裁俄罗斯导致的。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不满,欧盟需要一个“外部替罪羊”。而中国企业,恰好被挑出来背锅。
欧盟的行为之所以被批“忘恩负义”,就在于它们对中国稀土依赖度极高。
根据欧洲智库的研究数据,中国掌握了全球40%的铜、60%的锂、70%的钴以及近乎100%的石墨。而在稀土方面,欧盟几乎100%依赖中国进口。上个月,正是因为中国收紧稀土及相关金属的出口许可,导致欧洲7家企业生产线短暂停摆。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真的以稀土为筹码进行反制,欧盟必然首当其冲。新能源汽车停产,风电叶片受阻,甚至连军工供应链都会受影响。
这就是现实:欧盟需要中国稀土,却在政治上选择“对抗”。这种自相矛盾的策略,不仅难以长期维系,还可能让欧盟陷入更深的困境。
中国的回应非常清晰:一方面强调,我们不是冲突当事方,反对一切非法制裁;另一方面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同时,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态度也有分寸。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是出于军民两用属性的安全考虑,符合国际惯例,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只要符合许可要求,正常的民用需求依然可以获批。
这种回应释放了两层信号:第一,中国不会轻易把经济合作当成政治筹码,但绝不会任人宰割;第二,如果欧盟一意孤行,稀土完全可以成为反制工具。
欧盟的问题在于,它们想在大国博弈中扮演“独立角色”,但实际行动却高度依赖美国。
在俄乌冲突中,欧洲经济本已受创,但它们依旧选择继续加码制裁;在对华政策上,欧盟嘴上喊着“去风险”,手里却不断追加“限制清单”。这说明欧盟内部存在严重分歧,一方面担心被美国绑架,另一方面又舍不得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
稀土问题,就是最典型的矛盾点。欧洲既离不开中国,又想通过政治手段压制中国。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最终可能让它们两头落空。
如果把中欧关系比作一场牌局,那么稀土就是中国手里的“王炸”。
欧盟能对中企施压,但它们自己更需要稀土和原材料。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审批节奏、出口配额等方式,让欧洲企业感受到压力。更关键的是,中国稀土并不是唯一的筹码。新能源电池、光伏设备、关键零部件,这些产业链同样掌握在中国手中。
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筹码远比欧盟更硬。关键在于,中国如何运用这些筹码,以最合适的方式传递信号。
拿到2582吨中国稀土后,欧盟转身就要对中企挥舞制裁大棒,这种“变脸”的行为,既是不自量力,也是对现实的无视。中国的立场很清楚:正常贸易不容抹黑,正当权益必须维护。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最终受到伤害的必然是自己。当然,中方也要坚决反制,要让欧盟明白,合作是互利的,制裁必有代价。
历史一次次证明,大国博弈拼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力与耐心。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筹码来应对挑战,也不会轻易被威胁左右。欧盟如果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只会让自己的经济和产业链承受更大风险。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