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50元起!穷鬼套餐进驻香港机场,港人却怒骂:“堕落”!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穷鬼套餐,重塑香港的烟火气和香港人的韧性。


在香港,什么美食能让穿着定制西装的投行精英和拎着竹编菜篮的阿婆,都挤在同一队伍里?


答案就是——两餸饭。


这一份两菜一饭的平民硬货,成为了全港人的“干饭刚需”。



从旺角弥敦道、湾仔到观塘工商区一带,两餸饭的这股炫风如野火燎原般一路烧遍全港各地。


如今,这一抹最鲜活的市井底色更是从街头火到了香港机场。




低至50港元!却被港人怒骂“堕落”?


随着香港机场二号客运大楼(T2)分阶段重开,一家不起眼的门店前,旅客们排起了长队。



这家店招牌不大,灯光不炫,菜单上也没有英文花体字或米其林星标。只写着几个朴素的字:“两餸饭,50港币起”。


图源:网络


在排队长龙中,有不少是机场员工,包括工程人员、地勤以及机舱乘务员。


图源:香港两餸饭关注组@Facebook


这里没有精致的摆盘,也没有名贵的美食,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



却能让这些画着靓丽妆容、穿着西装革领的人群都在这家叫“好饭好餸”的门店前排成了一列歪歪扭扭却格外鲜活的长队。


图源:网络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晒出了这家的两餸饭便当,50港元的套餐里蒸仓鱼泛着琥珀色酱汁,菠萝咕噜肉堆成小山丘,网友直言味道不输茶餐厅。



两餸饭,粤语里“餸”是下饭菜的意思,两餸饭即白饭配两道家常菜。


在内地,这是写字楼标配的快餐;在香港,它却成了市井烟火气的文化符号。


深水埗街边档口飘出的咸蛋蒸肉饼香气,与T2航站楼玻璃幕墙内飘散的菠萝咕噜肉焦香,在2025年9月完成历史性交汇。


有人认为,机场近乎全是贵价的“抢钱饮食”,有这间两餸饭简直跟沙漠绿洲一样。



这场平民美食入侵国际门户的旋风,早已冲破阶层壁垒,成为香港餐饮版图上最燎原的星火。


不过,此次两餸饭“杀”进机场,也有不少的争议。


因为,两餸饭还有一个叫法——穷人的恩物,也有人称它“打工人最后的尊严”。



如今,它登上了香港的门面——国际机场,这是给予国际旅客第一印象的重要场所。


因此,热议也随之而来。


有人认为,两餸饭在人均GDP全球前列的香港显得“掉价”,担忧机场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会因廉价餐饮拉低国际形象。


图源:香港01


更有人批评道,“真是折堕的香港。”



也有人分析,在机场上班的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两餸饭在这里开店会导致机场里的其他餐饮店倒闭,形成经济的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人反驳称,“作为一名在机场工作的员工来说,这是福音,多了一个吃饭的选择,机场职员表示开心。”



同时,也有更多声音指出,在机场开设两餸饭店是利于机场员工和旅客的事,不仅是一个向游客展示“香港名物”的好机会,而且也是为附近打工仔及旅客提供更多的餐食选择。



甚至有网友幽默认为“两餸饭已取代煎酿三宝成香港招牌食品”。


还有人则直接翻出数据反驳,机场便利店三明治售价25港元,矿泉水15港元,相较之下,能提供蒸仓鱼、菠萝咕肉等家常菜的50港元套餐堪称“良心价”。



实际上,这场争议背后,也折射出香港社会对“体面生存”的深层焦虑。




从“贫民饭”到生存哲学


两餸饭的基因深植于香港的市井血脉。


可以说,每当经济震荡,这种平民美食便逆势崛起。


2020年的疫情,两餸饭迎来了爆发增长期,这一年,香港面临着封关、裁员、失业率飙升。



街头冷清得能听见落叶声,商铺关门的声响此起彼伏。


失业率曲线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割碎了所有的体面。


中环的白领们不得不开始精打细算,曾经嗤之以鼻的两餸饭,成了中环写字楼工位上的“续命粮”。



可以说,这些几十港元的两餸饭,盛的不只是饭菜,更是全港人咬着牙往下捱的日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餸饭火了。


一间间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在香港的土地上冒出来,玻璃柜里摆着十几道家常菜,红底白字的价目牌钉在最显眼处:“两餸饭35蚊,三餸饭40蚊”。


有肉有菜有饭,方便快捷,虽然简单,但是实在,每样菜品也是明码标价,35到45港元就能端走两菜一饭,这比茶餐厅的叉烧饭实在,比便利店的饭团顶饱。


图源:香港01


这里没有廉价的窘迫,只有精明的计算,在香港遍地是80、90港元的餐食下,不如一顿饱腹感的饭菜来得实在。


15秒出餐的流水线动作,更是满足金融精英与打工仔的快节奏需求。


于是,两餸饭店前开始排长龙。午市未到,队伍已绕街角。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同一条街上的米其林餐厅则冷冷清清,服务员比顾客还多。



有人调侃:“以前排的是奢侈品店,现在排的是两餸饭。”


而发展到现在,两餸饭也早已脱胎换骨。


它不再是深水埗阿婆口中“抵食夹大件”的“贫民饭”,而是成了中环精英的“效率武器”:不拼环境拼出菜速度,不比摆盘比肉量实在。


就连香港明星周润发也是两餸饭的常客,他不止一次被人拍到在两餸饭店里走出来。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香港的而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也在两餸饭的门店里亲自当了一回店员,体验前线工作。


图源:香港01


她和其他服务员一样,端饭、勺菜、打包、收钱,围裙上溅满了油渍,忙得大汗淋漓。


她提到,香港饮食业正值转型,传统中式酒楼、粥店等受欢迎程度不如前,再加上成本高,营运面对不少困难。


而两餸饭凭借“铺面小、人力精简、菜式迭代快”三大优势逆市扩张,其营运模式正是香港人灵活求变、适者生存的好例子。



她的感慨,可以说戳中了香港餐饮业的痛处。


这两年,香港老字号陷入了一场闭店潮,其中不乏60年历史、承载着多数港人记忆的老店。


图源:新闻01


这些倒下的店铺里,无一不是受限于消费外流与成本高压下的困难。


海皇粥店的闭店公告里就写道,“基于经营环境及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等因素,决定终止全部业务,并于同日关闭所有店铺及办公室。”


这家33年的老店甚至还沦落到被员工追讨欠薪800港元。


一边是“海皇粥店老字号们”紧锁的闸门,一边是从巷口排到了马路牙子的两餸饭小店。


没有霓虹灯、没有资本撑腰,十平米的档口硬是成了香港“结业潮”里的诺亚方舟。



连从前嫌两餸饭“上不了档次”的茶餐厅老板,都悄悄在自家档口加了两餸饭窗口。


这或许就是香港最动人的韧性:当老故事渐次封尘,总有些热乎饭香,能让所有人挤在同一张桌前,好好吃饭。




“不预制”的烟火气


目前全港两餸饭的门店已超过600多家,在今年,更是有不少主打外卖的两餸饭的店扩充营业,并且还增加堂食座位,有的铺位面积更是高达2,000平方英尺。


在预制菜闹得沸沸扬扬的当下,两餸饭的爆红,还离不开那锅铲碰铁镬的滚烫烟火气。



不同于连锁快餐的复制粘贴,香港两餸饭多是夫妻档、兄弟班,有的专攻蒸海鲜鲜掉眉毛,有的老火汤熬足三小时。



更踏实的是,有一些档口还是紧挨着街市,更让人放心荤素菜的来源新鲜。


顾客拎着饭盒往家走,碰到相熟的菜摊阿伯,还能聊两句“今日啲瘦肉几钱斤”——这口新鲜,是整条街的烟火气兜底,是香港人用脚投票选出来的“安全感”。




写在最后


两餸饭的流行,确确实实是港人用真金白银砸出的“生存共识”。


没有花哨的烹饪技法,没有身份区隔的定价策略,这碗被调侃为“穷鬼套餐”的两菜一饭,早成了全港人闭眼冲的安心款,毕竟38港元能吃到热肉热饭,谁还需要用面子换泡面?



这不是苦行僧式的节俭,是看透香港生存法则的清醒。



与其为“体面”多掏三十块买杯咖啡,不如把钱攥在手里,给家人多添件冬衣,给未来多存份底气。


两餸饭里盛的,从来不是寒酸,是香港人刻在骨子里的韧劲:日子再难,也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这巷弄深处的烟火气中,有港人最朴素的生存正义,更有绝处重生的锋芒和锐气。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穷鬼   港人   套餐   香港机场   香港   港元   机场   烟火   旅客   香港人   市井   家常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