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暑热还没有完全退场,但天地间的能量转换已悄然开始。
老话说“秋燥伤阴”,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加上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很多人容易疲惫、脸色差。这正是津液和气血悄悄消耗的信号。立秋后,正是需要温和滋养、给身体充电的时候。
这时进补最怕“虚不受补”,还上火!古人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食疗本草》夸它“补中养神,益气力”。秋藕,性子平和,能健脾开胃、养血生肌,又清热生津、润燥通络,是难得的“通补兼顾”好物。
民间都说“女子不可三日无藕”,足见它滋养人的好处。沐沐给您分享几道温和的莲藕汤方,特别适合这个想补又怕燥的时节。
七孔粉适合煲汤,九孔脆适合凉拌和清炒
1莲藕板栗排骨汤:固本培元,打好根基
秋补,中医讲究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气血要足,这两个根基得稳。
板栗是“肾之果”,能健脾补肾;黑豆色黑入肾,也是滋阴养血的能手;山药健脾养胃,排骨提供优质蛋白。这碗汤就是奔着“固本培元”去的。
藕的“通”性,正好化解滋补食材的滞腻感,让补力更顺畅吸收,不易积食上火。适合感觉整体比较虚乏、腰膝酸软、想给身体打好底子的朋友
【食材】莲藕1节、板栗100g、黑豆30g、山药半根、核桃仁5-6颗、红枣5颗(去核)、排骨300g(腱子肉也行)、生姜2片
【做法】
1. 黑豆先泡2小时,排骨加生姜焯水洗净沥干,莲藕用刀背轻轻拍裂。
2. 所有处理好的食材一起入汤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1.5小时。出锅前加点盐即可。整个汤浓郁,却不油腻~
2莲藕花生红枣汤:随手煮的清润小饮
这款汤胜在极致简单平和!莲藕清热润燥通络;红皮花生健脾润肺,被称为“长生果”,富含优质脂肪和蛋白质;红枣补中益气养血。
三者搭配,平和而不滋腻。整个汤以润燥健脾为主,兼顾补益气血。适合日常养身,觉得有点燥、胃口一般、想喝点清润汤水的时候。
这是基础款,还可以根据个人状态加点枸杞(明目)、几粒桂圆(增加补血)或一小片陈皮(理气助消化)。脾胃虚弱、阴虚易上火体质的朋友喝没有负担。
【食材】
莲藕1节 (中等大小)、红皮花生1小把 (约30g,红皮养血价值更佳)、红枣3-5颗、(可选):枸杞5g /陈皮1小瓣
【做法】
莲藕去皮切稍厚块或拍裂,红枣去核。所有食材放锅中(或养生壶)加水。慢炖40分钟左右即可。汤水生津润燥,清爽没负担。
3莲藕红豆汤:养心补血,喝出好气色
脸色不够红润、容易睡不踏实?这碗就是秋日小确幸!它其实跟经典“五红汤”特别像。
红豆利水补血;红枣桂圆是养心脾、气血的老搭档;血糯米(或红糯米)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也有补血之效;加上莲藕清热润燥,更好平衡红枣桂圆的温性,让滋补力温和不燥热。
这些红色食材合力,专为“养心血”而来。特别适合女性朋友、或熬夜后气色差的时候。
【食材】莲藕1节、红豆约80g、血糯米/红糯米约40g、桂圆肉10颗、红枣6颗 (去核)、红糖/黑糖 (也可不加)
【做法】
1. 红豆、血糯米提前泡好。莲藕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桂圆肉洗净。
2. 处理好的食材一起放汤锅(或电饭煲)、加水,大概煮1.5小时,红豆开花软烂就可以了。我一般睡前放电炖锅预约,早上就直接可以吃到暖心粥啦~
文末彩蛋: 经典红糖糯米藕
喜欢甜蜜软糯的口感的朋友,千万别错过:糯米塞入藕孔,与红糖、红枣、桂圆、枸杞同煮至软糯香甜,关火焖透。切块淋汁,是补血养颜的经典甜品。它和上面的红豆汤,一粥一藕,都是甜蜜滋养的好选择。
【做法】
1. 糯米提前泡4小时以上(圆糯米、血糯米都行)莲藕顶部切开一小段,用筷子把糯米压紧实,顶部牙签插好固定。
2. 锅里加水,放桂圆红枣枸杞煮出香味,放入藕(水没过莲藕)加入红糖,小火煮约1小时。
3. 关火焖1小时,泡在汤里隔夜入味更好。切片浇汁,也可以复热食用。
秋日进补,贵在温和、持续。这三碗莲藕汤:从温补脾肾的浓汤,到养心补血的甜羹,再到随手清润的小饮,照顾到不同需求。秋藕的通补之性,让滋养恰到好处。
食材分量不必拘泥,关键是感受身体需要。体质偏寒可加姜;容易上火,桂圆红枣稍减量。秋意渐深,愿大家气血足,津液润,身心皆安。
大家有什么私藏的莲藕好做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祝秋安,常滋润~
来源:爱吃的沐沐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