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个很重要的省份,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最近这些年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改变发展路径之后,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地图上又开始呈现出新的活力,之前还因为2018年主动把GDP里的水分挤掉而在网上引发过一阵讨论,甚至被人贴上了“东北化”这样的标签,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山东的发展恰恰跟这些说法相反,它用自己的脚步稳稳地走着,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潜力和实力。
山东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山东是临海的省份,山东从北到南,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山东的地理位置这么好,所以山东自然就是国际贸易的门户,山东的地理位置这么好,就给山东带来了对外的交流,山东在全世界一体化的大潮流当中占有了进出口贸易的先机,山东还要肩负起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重任,地理的优势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山东交通便利,物流发达,山东港口昼夜繁忙,船只往来穿梭,货物周转快,商业气息浓,给当地经济带来生机。
山东的经济结构一直比较稳定而且具备多样性,它是北方地区唯一一个拥有三个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的省份,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的经济总量是排名第三的,紧随广东省和江苏省之后。山东长久以来有着稳固的工业根基,重工业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不过农业和轻工业却很发达,山东省内土地面积广阔,各种农产品基本上都能实现丰收,轻工业产品应用到各个行业里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对于整个经济运行来说就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服务业方面发展得很快,新技术、新科技、新材料甚至是能源方面的积极投入,也体现出了山东经济结构中多元化的特征,这样一来原本集中化的一类产业所带来的风险就被分散开了,形成了一种更为稳定和长远发展的格局去应对各种情况的变化。
人口因素是山东的优势。山东是一个人口过亿的省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资源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基础。山东还是国内民营经济前三的省份,种类多样的民营企业加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相互促进,形成了比较均衡的经济主体,企业数量全国第三,企业的活动给山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新。
山东经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的,2018年山东挤出了一万亿GDP的水,才把山东的真实经济状况反映出来,山东这种敢于面对现实的态度,淘汰了发展路上的虚幻泡沫,所以后来的山东在转型发展中才能站得更稳当,之后山东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在山东推动着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逐步从一开始大量消耗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技术密集度越来越高方向转型,吸引了很多外地和民间投资进入山东的企业,引进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也吸引了很多外地资金,国家对山东有些政策上的帮助,资金上的帮助,使山东在转型过程中增添了很多动能,所以山东在短期内依靠自身经济复苏,完成蜕变,和广东、江苏抗衡甚至缩短它们之间的差距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山东本身就有天然的基础设施的优势,在山东这片土地上,交通十分发达,山东省的省内高铁基本上都是覆盖了的,除了山东省的东营市暂时还没有高铁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有高铁。在交通方面,山东省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港口群,山东成为了货物进出口的重要交通枢纽,山东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集团,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等,这些港口都是很有竞争力的港口,这也可以为山东的外贸提供一定的优势,山东还有五座国际机场,可以为山东地区的人和资源流动提供便利,给山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而对比之下,山东近年的发展势头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反差,重工业比重依然不小,山东依靠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加上多种发展的战略,没有出现经济失速的现象,山东以快速发展的服务业,不断的尝试新技术领域,逐渐脱离了传统行业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更加有活力的经济模式,这些转型为山东留出了更多的未来,也为区域经济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山东省内部的协同发展让这个地区更加强大了,地理、政策、人口红利、交通便利等等,山东正在向着更高处发展着,而且是很有冲劲的,五年来的转型,山东没有“东北化”,而是在向着更高的经济高峰攀登着,从地理位置、交通,到产业结构、经济模式,山东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山东以后还是会用区域内的所有优势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不管是开放的地理位置还是稳定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山东都有可能在未来快速的发展,依靠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的配合,山东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高的经济综合水平,给整个中国北方的经济振兴提供更多的动力,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与挑战,山东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它不仅是北方经济的代表,也将是全国经济中的一部分。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