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位读者朋友私信我,对苹果未来的趋势表达了自己极为乐观的看法:
苹果的渠道管理会越来越好,数字化3.0马上开始,全链路数字化,没有零售能力,有分销动作,后期同城分销大概率都会识别。
店面拓展极其严格,不会是7-11模式,保护合作商零售利益防止内卷,这方面远远好于其他品牌 其实苹果的时间窗口不多了,没有入局的需要抓紧。
苹果的定价策略获得巨大成功,想想明年的折叠上市,产品矩阵非常厉害了 同时优质APR专卖店也在引入大疆的销售,也在整合第三方配件供应链
团队管理很美国风,不折腾,团队稳定,客户稳定 已经开始赋能客户,培训等 确实非常好,值得期待,至少3年没啥大问题。
感谢这位朋友的观点,实际上、就是每天有这些朋友们独立不同的观点,才能让我们兼听则明,才能让我们用短最的路径去了解到全国市场最真实的动态,也要感谢所有和我们交流的朋友,感谢大家的帮助与信任。
很显然,这位朋友对苹果品牌,不吝溢美之词,我们把这段话贴出来,并不是全盘肯定,只是想让朋友们多听听不同视角的声音。
这位朋友的企业,在该省份还是极有影响力的。他的一些观点,还是值得稍微思考一下。
二
今年17从上市的两三天看,效果不错,但现在就说胜券在握,还为时稍早。
这里有一点是我们很感慨的:
价格战对这个行业,仍然是最有效,最直接,最具有爆发力的武器。
当苹果为了适应未来的长期国补,也可能有其他考量,把价格直接同比降低1000元时,市场的反馈是最真实的。
而我们要延伸的思考点是:
手机行业的价格调整,从来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当你的旗舰机价格大幅调整时,你的整个产品线的价格体系都会受到影响。
它体现在苹果上,就是16必然大幅调价,而市场上剩余的15,14都会跟着大幅调整。
这种价格冲击波一定会冲击到二手市场,整个二手市场的苹果销量都将获得极大的势能。
整个价格体系的大幅调整也必然会对苹果大陆市场大盘的销量带来最直观的帮助。
有时候,时不时会有一个奇怪的念头蹦出来:幸亏苹果是国外品牌,要缴纳高额的关税与相关进口电子产品税负。如果苹果是国内品牌,无需额外缴纳相关进口税,它完全可以把17标准版的价格打到4999元,仍然能保持足够的利润空间。紧跟着价格体系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启动:如果苹果15标准版的价格拉低到2千多,那么,我们国产品牌的中高端产品线该如何应对呢?
更何况,这还是在对手最大的卖点——AI能力,被阉割掉的前提下。
如果AI 能力也被释放出来,我们还有多少自信说自己在高端可以对标苹果?
今年下半年,对于大多数国产品牌而言,尤其是高端产品线,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
感谢朋友们的交流,感谢大家不同的观点,这对于我们帮助极大,多谢。
欢迎扫码来到他山石分享社区做客,这里应该是安全的,轻松的,有价值的。
很多朋友希望我们谈谈小米新款,坦率地说,不太想谈。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