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我,是个十足的"月光族",工资5000,每月信用卡刷爆,存款为零。那时候的我,看到喜欢的东西根本控制不住消费欲望,总觉得"钱嘛,赚了就是用来花的"。
可如今,我不仅养成了存钱习惯,还莫名其妙地对存钱上了瘾,每次看到银行卡数字增长,都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存款习惯一旦养成,存钱真的变得超级简单!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存钱方法。
我以前对钱的认识超级片面,总以为存钱就是要各种节省,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直到有一天,我在《富爸爸,穷爸爸》里看到一句话:"资产能把钱放进你的口袋,而负债则从你的口袋中拿钱。"
这句话像当头一棒,我才意识到:存钱不是为了苦哈哈地忍,而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
建立健康的金钱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明白:钱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绝对是保障美好生活的重要工具。
试想一下,当你有了一笔存款,是不是就有了选择的权利?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以辞职,想要进修可以去上课,家人生病有钱看病,喜欢的包包可以买。这种来自经济独立的安全感,真的太爽了!
刚开始存钱的那段时间,我对自己每月的开销一点儿数都没有,只知道钱总是不够花。
后来我下载了个记账APP,坚持记录每一笔开销,半个月后我惊呆了:
原来我每个月在奶茶上花了300多! 衣服鞋子消费占工资的35%! 各种APP会员加起来每月要200多!
认真记账后,我发现自己有太多不必要的开销。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当我们停止追逐过度消费时,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没错,当我真正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始存钱之旅。
空口说"我要存钱"根本没用,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存钱目标。
刚开始我的目标很小——三个月存够5000元。目标定下来,我就把它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床头,每天睡前看一眼。
神奇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我对存钱有了责任感,花钱前会多想想"这是必需品吗?"
我的好姐妹小思也是这样,她想辞职去澳洲旅行,就把澳洲的风景照设成手机壁纸,每次想买东西时,看到壁纸就会想:"买这个东西 vs 去澳洲,我选择后者!"
当存钱和你的梦想挂钩,存钱就变成了一种能带来快乐的行为,而不是痛苦的压制。
我现在有三个银行账户:日常账户、储蓄账户和投资账户。每月发工资那天,我就按固定比例分配:
50%留在日常账户用于生活开销
30%直接转入储蓄账户(碰都不准碰!)
20%放入投资账户用于基金定投
财经作家王志勇说:"把储蓄账户当成另一个自己,定期给'她'打钱,就像给自己最重要的人打钱一样。"
刚开始可能觉得分配存钱的比例太高,其实这就是强制储蓄的魅力——你会惊讶地发现,少了那部分钱,生活依然过得下去,而且过得还不错!
说实话,刚开始存钱的两三个月真的很难熬,我总想放弃。但坚持过了三个月的"适应期",存钱好像就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
更神奇的是,当我的存款从0变成1万,又从1万变成5万,从5万变成10万,我发现自己对存钱上瘾了!每次看到数字增长,都会有成就感爆棚的快乐。
巴菲特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当你的存款开始产生利息,利息又产生新的利息,钱就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这种被动收入的感觉,真的太喜欢了!
姐妹们,存钱这件事,不是要你变得对自己吝啬,而是学会更聪明地支配钱财。当你不再被物质欲望牵着鼻子走,你会发现内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安全感。
如果你正在存钱的路上挣扎,别急,慢慢来。从最小的目标开始,把存钱当成给自己的礼物。我相信,当存钱变成习惯,你会和我一样,爱上这种掌控财富的感觉!
来源:小财迷乐乐安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