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给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繁荣,但却积弱,重文轻武,面对强敌不主张还手,一直挨打。
但即便是在这样矛盾的朝代中,也诞生无数能人异士,宋四家、词坛大家、改革家、抗战名将、还有科学家。
这些能人异士中,能文能武的有很多,科学家也有很多,但最知名的,当属沈括。
他创造了宋朝的科技巅峰,毫不夸张地讲,沈括不仅是宋代科技界的扛把子。
他更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域的超级巨星,厉害到让人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北宋的科学大佬。
他还是给石油命名的人,在当时,大家对这黑乎乎、黏糊糊的东西还一脸懵,沈括却独具慧眼,给它取了个沿用至今的名字。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对沈括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没有之一。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这位北宋的科学大家,在临死前却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他烧光了自己的所有“黑科技”成果。
沈括还有一个外号,叫“北宋达芬奇”!直到今天,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依然像一座知识宝库,让无数人惊叹不已。
尽管梦溪笔谈仍有一部分资料已经失传,难以恢复,但它所概括的内容,仍旧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沈括的厉害之处,囊括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生物、军事、医学、化学、农业等众多领域。
在沈括所有的成就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成就,有两个,一个是破解极光密码,一个是发现石油的多种用途。
天文领域奥秘无穷,人类对它的研究,永远都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那个人人还只会抬头看天的时代,沈括已经对天体运行规律有了深入的研究。
除了天体运行规律,沈括还对极光和地磁暴有这很深的研究,极光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很多北宋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极光为何物,即便见到,也认为这是神话传说里天神传递给人类的信号。
后来,沈括为了研究它,曾长时间观测。他夜以继日地守望着星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和极光有关的细节。
后来沈括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发现,极光出现时,地磁场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这个发现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因为极光、地磁暴听起来就像是北宋年间出现的词汇。
但是,沈括却发现了,还破解了极光的密码。他在书中把自己的发现复述了下来,书中原话是:“夜有极光,其色五彩,与地磁场之变相应。”
他还预言:“此极光之密码,日后必为世人所解,其用无穷。”
如他所愿,现在人们看到极光,除了浪漫,还会想到它背后产生的科学原理。
要知道,欧洲人直到北宋600年后才发现了这个现象!
除了极光,沈括还为石油命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早在汉朝,班固在《汉书》中,将石油称之为“洧水”,后来沈括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他又结合了这种液体的特性,给它名为“石油”。
中国人一开始,把它用于照明,或者生火烹饪,而沈括则发现,石油是个万能宝藏,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照明,石油还能取暖,还能药用,它对一些疾病和皮肤问题有奇效。要是不小心受伤了,用石油制成的外用药物一抹,不仅能杀菌,还能快速止血。
当时,沈括就研究出了一些用石油制成的药膏和药剂,专门用来治疗创伤和烧伤,算得上是古代的急救神药。
当然,石油最广泛的运用,还是在冶金和化工领域,沈括发现,石油能用来制作墨水,染料和颜料、润滑剂。
而在金属提炼和冶炼过程中,尤其是制作铁器和钢铁时,石油也能起到关键作用,在制造过程中,合理运用石油,可以帮助工匠们打造出更优质的金属制品。
而在建筑和修建领域,石油也不可或缺。沈括发现,石油可以当作涂料和密封材料,涂在建筑结构上,既能让建筑物看起来更美观,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而且,它还是一种超棒的防腐剂,涂在木材上,能有效防止木材腐烂,让建筑结构更加稳固。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石油还能做化妆品和香水以及食用油!沈括还在书中写下了详细的石油芳香物质的种类和制作过程。
除了破解极光密码,和发明石油的各种用途,沈括还其他领域有着惊人的成就。
比如在数学领域,沈括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这隙积术专门用来计算那些堆积起来的物体数量。
会圆术,则是在研究圆的相关问题时发挥了大作用,让古代的数学家们对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物理学领域,沈括的发现同样惊人。他察觉到了磁偏角现象,也就是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稍微有点偏差。
要知道,沈括的发现比欧洲早了好几百年!他还岑经靠着指南针和勘测工具,发现了西山铁矿。
而且,他还率先提出了流水侵蚀学说,告诉大家河流是怎么一点点改变地形的,同时提出了冲积平原的概念,他还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让北宋人对光的传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农业上,沈括他创立了“十二气历”,这个历法可和传统的农历不太一样,它以节气为基准,更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对农民伯伯安排农事活动帮助很大。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月盈亏的现象生动地说明了“日月之形如丸”,也让大家知道了,原来月亮和太阳一样,都是圆的。
沈括还指出,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就会发生日月食,而且这日月食还有浅深的区别。
根据这个发现,他又观察到,冬夏昼夜的时长是不一样的。
为了帮助百姓更好的耕种,他还留下了《梦溪忘怀录》《茶论》两本著作,里面都是关于农业生产和茶叶种植和品鉴的宝贵经验。
在医药学方面,他也颇有研究,他提出了治病的“五难理论”,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治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被后世医生奉为宝典。
他还写了《良方》,里面记载了不少实用的药方和治病方法,为那些生病却看不起大夫的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化学领域,他通过实验和观察,对一些物质的特性和变化有了深入的认识,虽然和现代化学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在当时已经是相当超前了。
在军事上,他同样才华横溢。沈括为官多年,他还曾出使辽国,戍守西夏,他重新改定了阵法,让军队在战场上的战斗力更强。
他还设计了新型兵车式样,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更厉害的是,他绘制了立体军事地图,这可比瑞士出现的地理模型图早了约700年,在古代战争中,这地图简直就是行军打仗的神器。
地理方面,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各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都有详细的记录和研究,简直就是北宋版的地理学家。
在生物领域,他观察入微,对各种动植物的习性和特征都了若指掌,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料。
当然,沈括的技能还不止这些,要知道,像沈括这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著书,写诗,琴棋书画,管理、财政是样样精通。
他曾经出使辽国,舌战辽国官员,不卑不亢,大扬北宋国威。
后来在回京的短短数月时间内,他观察入微,画撰出了《使契丹图抄》,把辽国国内的风土人情和山水地貌都画了出来,堪称是辽国的“江山社稷图”。
沈括也曾抵御西夏,为了调动边境百姓的积极性,他拿朝廷赐的钱买酒,然后召集边民子弟开展骑马射箭活动,自己还亲自给优胜者敬酒祝贺。在他的带领下,边境年轻力壮的男子纷纷入伍,上战杀敌,十分英勇。
他曾带领一支部队,一举攻下磨崖寨,俘虏万人,牛羊三万。他还曾巧用计谋,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浮图,吴堡和义合。
沈括这个名字,也曾经一度让西夏士兵闻风丧胆。
他的存在,越发让别人觉得,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NPC。
当然,沈括这一生也不是一直都在“开挂”,他在实战中也曾有过惨败经历,也曾被众人弹劾,也曾被孤立,被打压,后来他归隐山林,完成了自己的著作,或者,单纯的做学问,才最适合他。
但是在晚年的时候,沈括过得并不好,他在临死之前,还曾烧掉了自己的著作。关于这一点,后世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焚稿是因为精神受了刺激,怕政敌用他的著作大做文章,祸及家人和他的门生。
有人说这是宋朝文人雅士普遍的一种做法。还有人说,他的思想太过超前,著作中所提到的火药配方改良和天文观测设备图纸,极光、石油等等黑科技被当时北宋人视为“妖术”,为世所不容,所以他才付之一炬。
参考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