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大象新闻】【网易新闻】【央广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鹿上
编辑|鹿上
7月12日,正剧《扫毒风暴》引爆暑期档,全网播放率飙升榜首。
仅仅开播6天,收视峰值力冲2.6,锁定“年度剧王”之位。
正邪博弈的刑侦扫毒剧情,令人们直呼“最过瘾,最上头”;
秦昊、段奕宏的“双雄对峙”,使观众身临其境、头皮发麻。
而孙浩饰演的“黄科长”,更是活生生把这部剧演成了“纪实片”。
在剧中,“黄科长”是个一肚子算盘的“小官僚”。
想方设法“捞油水、通关系”,但事情败露却“翻脸比翻书都快”。
他简直就是现实生活里“小领导”们的缩影,观众们都深有感触。
越接近生活的角色,演员反而越难把握,稍不注意就会用力过猛、让人出戏。
可是孙浩却用平平淡淡的演技,演出了最真实的“黄科长”。
他明明身处戏中,却仿佛就是我们的身边人。
这个非科班、半路出家的演员,不仅在这部剧中亮点频出,他更是圈内公认的“绿叶精”。
《我是刑警》《白夜破晓》《扫黑风暴》等出圈大作里都有他的身影。
孙浩把“小角色”们演得活灵活现,仿佛就是为此而生的一样。
可是一提到他,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却不是演戏,而是一首歌。
没错,他就是那个让《中华民谣》登上春晚、风靡全国的大歌手。
原本与韩红、林萍齐名、并称“铁三角”,人火得一塌糊涂,歌更是如雷贯耳。
但却在最得意之时却与遭遇假唱风波,又杨坤结下梁子,整整20年都不被原谅。
从“歌坛巨星”到“查无此人”,孙浩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动荡人生。
陨落的流星怎能重回天际,可他却偏不屈服,用演员的身份重新“杀”了回来。
如今57岁不婚不育的孙浩,在演艺圈中沉沉浮浮。
他这曲折而辉煌的人生,是命运弄人的无奈,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
“3分,我只差3分就能进去了!”1986年,孙浩落榜了。
他的考试分数与上海音乐学院只有3分之差。
可这3分就像一道天堑,让他与音乐梦想失之交臂。
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孙浩没有重来的机会。
他从小就展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工人父母为了不让儿子被埋没。
一边供他读书,一边从牙缝里挤出钱,给他报了音乐培训班。
孙浩深知父母的苦楚,落榜之后他没提复读,背着行李就去了厂里打工。
在打工的日子里,他用歌声点缀枯燥的生活,深受同事的欢迎。
厂子的领导知人善任,一拍大腿把他调到了宣传部,让他有施展才能的空间。
可是厂里小小的舞台又怎能满足孙浩远大的志向呢,他开始自发地寻找改变的机会。
在一次市里大型文艺比赛当中,机遇悄然而至。
比赛结束后,孙浩不仅拿下十佳歌手,还收到了一张邀请函。
给他邀请函的女士名叫王香珠,她是《难忘今宵》创作者王酩的夫人。
王香珠不愿明珠蒙尘,给了孙浩一次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机会。
就这样,在18岁那年,他被破格录取,自此开启了“音乐通天路”。
孙浩与韩红等人做同学、拜王酩先生为老师,接受着专业系统的音乐培训。
从学院毕业后,他就像一颗被打磨完毕的珍珠,迫不及待地在歌坛闪耀光芒。
25岁,孙浩的《中华民谣》在一众港风歌曲里杀出重围,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风靡各地。
次年,他的新歌《阳光天堂》出炉,继《中华民谣》后再获“十大中文金曲奖”。
孙浩彻底火了,三次登上春晚,歌曲传播大街小巷,商演更是接到手软。
可是,在平复了成名的喜悦之后,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随着出席的活动越来越多,孙浩的《中华民谣》都快被唱“烂”了。
合作方和观众只认准这一首歌,只让他唱这一首歌。
有时候他跟人家据理力争,一定要加上其他歌曲。
最后登台演出时却反响平平,大家只对他的成名曲有感觉。
这个发现让孙浩感到分外恐慌,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是歌坛明星。
可是一旦脱离《中华民谣》,他在众人眼里就没什么“含金量”了。
还没等他想出解决办法,一场更大的闹剧就紧锣密鼓地上演了。
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主办方担心他状态不好,不能演唱出最佳水准。
于是他们要求孙浩对口型跟磁带假唱,甚至话筒都不给他开声音。
无奈之下,孙浩只好无奈上台。
他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茬应付过去,没想到音响却出了问题!
歌词在一个地方卡顿,但孙浩的口型却已经唱到了下一句。
这明显的“货不对版”的行为换来一片哗然,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心灰意冷的孙浩干脆推掉许多演出,投身到一家知名夜总会当音乐总监。
因为丰厚的薪水,夜总会吸引了许多小歌手前来应聘,这其中就有当时还藉藉无名的杨坤。
他多次诚恳地登门,卑微地请求孙浩给他一个上台唱歌的机会。
可是驻唱歌手的人选早已定好,孙浩就算再惜才,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绝。
当时的杨坤正是窘迫的时候,被一次次冰冷拒绝后,他彻底不再来了。
风水轮流转,在孙浩渐渐落寞后,杨坤却在歌坛崭露头角。
孙浩一直试图跟他缓和关系,甚至在节目上当众道歉,可是一切都已无济于事。
杨坤不搭理、不接受,整整20年都零交流。
或许孙浩都想不到,有一天他和杨坤的境地会两极反转。
杨坤厚积薄发、成了华语乐坛的“香饽饽”,可他却逐渐远离,成了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多年未出新作,让他饱受“江郎才尽”的质疑。
于是孙浩一抹脸,干脆选择另起炉灶,彻底放弃歌手身份从零开始。
在孙浩最窘迫的时候,是多年老友张嘉译拉了他一把。
张嘉译给了孙浩重拾勇气的信心,开始带他闯荡娱乐圈。
孙浩是新人,但却并不是小白,在他当歌手之前,就曾获得过出演《天皇巨星》的机会。
成名的那几年里,也偶尔会到电视剧中客串一下。
不过要想靠演戏吃上饭,曾经的那点“三脚猫”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张嘉译的仗义出手,给了他一些出演配角的机会。
于是孙浩就一边在生活中汲取灵感,一边从演戏中积累经验,渐渐站稳了脚跟。
虽然演艺事业步入正轨,但别说一线、他离二、三线都还差得远。
是闫妮的一次点拨,让孙浩豁然开朗、彻底放下包袱。
在跟闫妮一起合作《一仆二主》的时候,他学到了很多。
孙浩原本以为演戏的秘诀是“松弛”,是自然的呈现。
可是闫妮却用敬业和认真的精神打动了他,让他感受到演员的真正魅力。
从那之后,孙浩彻底收起了儿戏心态,开始有意识地打磨演技。
他将自己的整颗心都交给了演绎的角色,哪怕是只有几句台词的小人物。
演技从松弛、到认真、再到真实,孙浩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演员。
《白鹿原》的“杨排长”;《扫黑风暴》的“胡笑伟”,《悬崖》的伪满特务“刘魁”......
这些配角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们再一次记住了他。
享受过大红大紫,就更珍惜现在的平平淡淡。
演好配角,是他对事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辗转几十载,孙浩终于从实力歌手走向了实力演员。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大象新闻】【网易新闻】【央广网】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