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浙江月饼界的天花板!比脸还大的月饼,北方人都来排队抢购

金黄饱满的饼皮上,芝麻粒粒分明,咸甜交织的香气里,藏着温州人共同的中秋记忆。

每逢七八月,中秋将至,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最期盼的莫过于那一口桥墩月饼的酥香,每当熟悉的芝麻香气在舌尖绽放,那些深藏在味蕾中的童年记忆便瞬间苏醒。


在温州人的中秋餐桌上,桥墩月饼从来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个源自苍南县桥墩镇的传统名小吃,自明末清初由闽南传入,历经百年传承,早已成为温州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中秋符号。

在浙江琳琅满目的月饼品类中,桥墩月饼凭借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馅料和悠久的历史,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地食客心中的“天花板”级存在。


桥墩月饼的渊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当时由闽南人从福建传入温州苍南地区,因其产地为苍南县桥墩镇而得名。桥墩月饼融合了浙、闽、粤三地的饮食文化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本质上桥墩月饼属于潮式月饼的一种,但在百年演变中,它结合了浙闽风味,制作出松酥宜口、油而不腻的独特口感。传统的潮式月饼重油重糖,而桥墩月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在桥墩镇,月饼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这个被称为“月饼小镇”的地方,如今有上百家月饼商户,三千多人从事与月饼相关的职业。

桥墩月饼的制作是一门需要几十年功底和经验的技艺。从饼皮到馅料再到烤制,每个环节都考验着师傅的技艺。

脆为先桥墩镇大月饼 ¥42 购买

制作桥墩月饼的外皮需要将面粉、猪油和糖按比例混合,其中粉是面粉与糯米粉以5:1的比例配制。饼皮上则撒满芝麻,吃起来口感酥脆。


内馅的制作更为复杂,需提前一天将肥肉和糖按5:2的比例拌匀腌制,使肥肉变得脆爽,呈现出类似冬瓜糖的口感。传统的桥墩月饼馅料包括脊膘肉、花生、冬瓜条、瓜子仁、蜜枣等十几种食材。


烘焙是桥墩月饼制作的关键环节。一个桥墩月饼最后要经过260度高温烘烤工艺制作而成,刚烤完的饼中心温度能达到170摄氏度。有些老师傅甚至使用高达280℃的底火进行烤制。

高温烤制使得内在的油脂熔化溢出,被面皮和芝麻吸收,让外皮和芝麻变得酥脆,香气四溢。


桥墩月饼最大的特点在于独特的口感平衡,外表撒满芝麻的饼皮酥脆可口,内馅则咸甜交织,油而不腻。

外层的脆皮和丰厚的芝麻吸收了从内馅溢出的油脂,尽管使用了脊膘肉等听起来油腻的食材,但实际品尝起来并不过分油腻,反而有一种口齿留香的酥香感。


在尺寸上,桥墩月饼造型硕大厚实,常见的有一两斤重,大的甚至可达小圆桌面那么大,这种大尺寸的设计,也体现了中秋团圆的意义——一个月饼足够全家人分享。

除了经典的五仁、板栗馅,还推出了结合药食同源理念的九制黄精月饼,以及肉松蛋黄馅等新口味。


2025年8月,温州市食品行业协会正式发布《瓯式月饼》团体标准,陪伴大家多年的“桥墩月饼”有了官方认证的新身份——瓯式月饼”。

“瓯”源自温州“东瓯”古名,这一命名不仅跳出了“桥墩镇”的地域局限,更赋予这枚月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再只是苍南的“地方味”,更是承载瓯越文化的“非遗金名片”。

在苍南,中秋有外婆送桥墩月饼给外孙的习俗,寓意着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每年中秋,通过网络,桥墩月饼销往全国各地,北方人也会慕名前来求购一枚桥墩月饼,以大大的月饼来示中秋团圆之味,

温州(桥墩)正宗手工特产 ¥26.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食   月饼   浙江   天花板   北方人   桥墩   中秋   芝麻   苍南   口感   酥脆   苍南县   温州   独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