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将访华,华盛顿却对中国“亮剑”。印度也要受惩罚


当地时间6月28日,一则由《日经亚洲》发布的消息在全球舆论场掀起波澜,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开启访华行程,随行规模可能超越今年5月中东访问时的豪华阵容。当时,他以生意谈判的身份到访沙特,带去了30多位美国顶级企业领袖,共同敲定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此次提出访问中国,正值关税战的敏感时期,商业色彩相当浓厚,被各界期待能为中美间的经贸关系带去新的转机。


然而,距离特朗普飞机落地北京时间还没到,华盛顿却率先“亮剑”。6月29日,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公开宣称:中国和印度作为俄罗斯能源进口大户,在间接支持普京发动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美方将考虑对中国和印度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这一法案已获得84名美国参议员的联名支持,并准备于7月在国会层面推动通过。如果该法案落地,受影响的不只是印度,中国宠大的制造业和涉及美国市场的部分领域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回顾过去几个月的中美外交可发现,双方最近曾透露“气氛回暖”的信号。1月,中国外交部针对是否邀请特朗普访华就曾表态:中方愿意保持开放与加强合作。6月5日,两国元首通话之后,中方正式发出访华邀请,特朗普随即公开表示接受。6月26日,他又在社交平台直接释放善意,说中美在贸易领域将进一步达成共识,虽然细节没有说明,但中国商务部很快证实,双边经贸代表团已在伦敦会议中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初步结果:中方承诺依法批准稀土出口申请,美国也同意取消相关的限制措施。


就在外界看到缓和苗头,特朗普即将访华之际,转头美国国会却抛出“关税大棒”,中印两国一并纳入制裁范围。美国此番操作看似自相矛盾,其实与特朗普一贯的谈判风格如出一辙,以极限施压手段打压对手,争取自身最大利益。这种“口蜜腹剑、的风格,早在他上任初期美中贸易谈判乃至对欧盟、墨西哥等国家的互动中便屡见不鲜。美国这招本质上就是试图用政策手段威胁,促使他国在经贸谈判桌上进一步作出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内部对华政策也有分歧。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理性、长期合作,主张恢复经贸沟通机制,希望中美进入稳定的“再平衡”阶段。另一边,国务卿鲁比奥主张继续收紧对华政策,甚至在贝森特刚与中国代表会谈完就推出新一轮学生签证限制,刻意抢夺政策主导。此外,特朗普自身立场摇摆不定,既肯定合作,也不排除实施高压,甚至对格雷厄姆推动的高关税法案也未明令反对。可以说,特朗普决策团队就是扮演“黑脸和白脸”,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段。


对于美国这种不确定的做派,我们也早已看透。中国方面也早已布局多元化供应体系策略。例如在能源安全上,虽然俄罗斯是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但去年全年的比例始终稳控在20%左右,实则还有多元化采购方案及区域调配机制。金融层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俄能源交易中逾65%订单采用人民币结算,规避美元体系风险。更亮眼的一点,中国正逐步对俄提供页岩油开采技术,帮助其开发超80亿吨新油田储量,间接保障自身石油供应的安全底线。


经济领域的应对也是游刃有余。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期,随着美方加税,中国立即调整进口政策,大豆、原油与液化天然气均对美加征反制关税。结果,美国LNG(液化天然气)出口企业连续40天没有获得新订单,农业州的大豆库存也快速增量。若500%关税最终成为现实,美国供应链端涉及的企业恐怕首当其冲,因为许多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深度套在中印产业链之中。


这次连印度也被纳入美国潜在的“制裁清单”,反映出俄乌局势扩散效应,以及美方对全球供应链试图施加更大影响力。虽然美国和印度在亚太防务、遏华战略中深入结盟,但在对俄罗斯能源问题上,美国和印度始终存在分歧。正好借机敲一敲俄罗斯,并且警告新德里站队西方的同时,不能违背美国重大外交利益的决策,足以说明特朗普团队试图用“一石三鸟”的策略,在即将访华之际迫使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将华盛顿外交政策在诸多博弈中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目前看来,尽管美国招数频出,实际在世界多重经济体交织下,不一定捞到多少好处。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迹象,并未抹平实质上的矛盾,高关税等极限方案既是筹码,也有可能是试探。对中国而言,不管怎样,现在应对美国的经验老丰富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底气也足。


中美下半年的经贸磋商走势,将在全球目光下继续发酵。但无论如何,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抉择。 施压、耍赖、威胁,中国人不吃这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财经   华盛顿   印度   中国   美国   中美   关税   俄罗斯   美方   政策   法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