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新闻报道日本的米价飙升,你还记得多久之前的事?有没觉得现在好像听不到了。是已经好了吗?啊................... 并没有。
5980 日元 10 斤大米,约是 30.23 元人民币一斤;4880 日元 10 斤大米,约是 24.76 元人民币一斤
人家日本收入高啊,25块一斤米很正常啊。
对啊很正常啊,正常为什么要上新闻。
文字是:大米价格上涨引发“紧急事态”
根据Japan Today - Japan rice prices soar as core inflation accelerates报道,2025年4月7日至13日,日本全国超市5公斤大米的平均价格为4,217日元(含税)。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2,139日元(约15美元),而且这是自2022年3月开始统计以来最高的价格。这意味着,买一袋5公斤的大米,差不多要花掉你一个晚餐的预算。
根据Japan Today - Japan rice prices soar as core inflation accelerates报道,2025年4月7日至13日,日本全国超市5公斤大米的平均价格为4,217日元(含税)。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2,139日元(约15美元),而且这是自2022年3月开始统计以来最高的价格。这意味着,买一袋5公斤的大米,差不多要花掉一个晚餐的预算。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有米荒
听话,我们不扛发达国家这件事。 我们只讨论日本为什么有米荒。
天灾
2023年的夏天热得像蒸笼,高温让水稻减产,米粒质量也跟着下滑。很多米在加工时因为“内部裂纹”或“白垩粒”被剔除,供应量直接缩水。这就像你种了一园子菜,结果高温把菜烤蔫了,能吃的没剩多少。据英国《卫报》报道,2024年6月,日本的米库存跌到1.56百万吨,创下1999年以来最低纪录。
人祸
在这里不能不提一个在日本权力极大的组织:农协。
日本农协(JA)是日本最大的农业合作社组织,涵盖了从种植到销售的整个链条,他们不仅是农民的合作伙伴,还在政策制定和粮食分配中有着重要影响力。
农协为了维持高米价,推动政府通过了长期的《主食管理法》等政策限制米的种植面积,鼓励农民减少生产。这种政策就像给农业戴上了紧箍咒,产量上不去,价格却飞涨。JA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受益者,也积极配合政府,劝说农民减少种植面积。据Nippon.com - Rice Shortages in Japan: Production Cuts at Fault报道,JA和农林水产省(MAFF)多年来一直指导农民减少生产,导致2023年的米产量减少90,000吨,从6.7百万吨降至更低水平。这直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本国农民的利益,日本的大米几乎全部是国内生产,进口量非常少。根据Reuters - More Japanese embracing foreign rice,2024年日本的关税配额进口量仅为100,000吨,占总消费的1%左右。
现在日本贬值已经来到了一新低,这个时候再进口大米,肯定会遭打劫了。
大米出口却又创了新高
2024年,日本米出口量达到46,000吨,比2023年的37,186吨又上了一个台阶(The Japan News报道)。2024年1月至7月,出口量就已创下24,469吨的纪录,同比增长23%(《朝日新闻》报道)。2025年,虽然具体数据还没公布,但增产计划让出口继续看涨。
日本生产的出口用米是“专款专用”。这些米得到政府补贴,专门为海外市场种植,不能随便拿来国内用。这就像你家有两个粮仓,一个给自己吃,一个必须卖给邻居,哪怕家里缺粮,也不能动卖粮的仓库。据《读卖新闻》,出口米的补贴高达每1000平方米4万日元,但严格限制其国内使用(《读卖新闻》报道)。
为什么日本这么执着于出口?一来,国内米饭消费在下降,每年减少约10万吨,政府需要新市场消化过剩产能。二来,日本米在国际上很吃香,尤其在香港、美国和新加坡,全球日式料理热推高了需求。2023年,香港进口了7,163吨日本米,美国4,638吨,新加坡3,554吨(《读卖新闻》报道)。这就像你家做的特色菜,家里人吃腻了,但外面的食客却抢着要。
努力解急还有用吗
面对米荒,日本政府也急了。2025年3月,他们罕见地拍卖了紧急储备米,释放了约142,000吨到市场,试图压住米价(《商业内幕》报道)。4月,又追加了10万吨储备米的释放,计划持续到7月(《每日新闻》报道)。
大米供应有限要限购了
2025年日本增加了23,000公顷的种植面积,总面积达到128.2万公顷,预计产量691万吨,比上一年多12万吨(《朝日新闻》报道)。如果天气给力,米荒有望缓解。政府还定下2030年出口350,000吨的宏伟目标,相当于2024年的八倍(《日本时报》报道)。这表明,日本不仅想解决米荒,还想让日本米成为全球餐桌上的明星。
不过,事情就这么简单吗?
农民平均年龄超过65岁,年轻人不愿意接班,劳动力短缺像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长冈市的米农樱井元树说,17年前他家附近有十几户米农,现在只剩三户(《日本时报》报道)。这就像老一辈的厨师退休了,年轻人却都去当程序员,谁来种地?
政府试图通过补贴和政策吸引年轻人,但效果有限。2025年4月,东京的农民甚至开着拖拉机上街抗议,喊着“农民是国宝”,要求改革限制生产的政策(《经济学人》报道)。
米荒对生活的冲击
米荒已经影响到日本人的日常。餐厅涨价,免费续米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日本已经开始改变策略,从韩国进口了25年来第一批米,24吨的量虽小,却标志着不吃进口米的历史 要改变了。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日本近期因大米价格暴涨,部分地区中小学校确实计划减少午餐中大米的供应,改用其他主食如面包。特别是大阪府交野市,市长山本景明确表示,由于大米价格高企,学校将从下学期起把每周米饭供应从三次减少到两次,并称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因为市里无力承担高昂的米价成本。他还提到,如果米价继续上涨,供应可能进一步减至每周一次。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