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蒸发!中通半年没赚到钱,份额跌破20%,赖梅松也没辙了?

前言

今年《2025胡润百富榜》一出来,中通创始人赖梅松的身家成了焦点。

320亿的数字看着不少,可比起2020年的500亿,整整蒸发了180亿。

身家缩水的背后,是中通今年上半年的实打实困境:营收明明涨了9.85%,归母净利润却跌了2.63%,连连续多年稳住的市场份额,也自2020年后首次跌破20%,曾经的行业老大哥,这回是真遇到硬茬了。

连环麻烦扎堆,堪比“连挨两闷棍”

10月下旬这几天,中通的坏消息就跟赶场子似的,一件接一件砸过来。

10月27日,某电商平台突然甩出“清退名单”,直接把中通旗下的中通冷链拉进了“黑名单”,说要在10月29日彻底终止合作。

原因说得明明白白:搞虚假物流轨迹、玩转单拼接轨迹

说白了就是糊弄人,你查物流显示“已发货在路上”,其实包裹可能还在仓库堆着;或者明明转了别的快递,却伪造轨迹假装一直在中通体系里跑。

这事儿对消费者来说坑太大了。等了好几天没动静,想退款都拿不到真实物流证据,要是买的生鲜,等发现不对劲早烂了。

中通赶紧出来圆场,说会督促冷链整改,还强调不影响和平台的其他合作,但明眼人都知道,电商平台最看重物流靠谱度,这记耳光打得可不轻。

更狠的还在后面。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直接约谈了中通总部,问题点得又准又狠:经营不规范、服务质量差、快递员权益没保障

这已经是中通今年第二次被“点名批评”了,3月份云南邮政局就因为农村快递服务差,把中通和申通、圆通这些同行一起叫去训话,当时就说农村快递“离老百姓期待差太远”。

麻烦早就藏在用户的吐槽里了。

打开黑猫投诉平台一搜中通,投诉量直接破了10万条,光最近30天就新增1689条,平均下来一天得有56条,全是骂街的:“快递丢了没人管”“客服永远说‘在处理’”“农村取件还要多交5块钱”。

有网友调侃:“我的快递比我还自由,想去哪去哪,就是不到我手上”。

一边被监管盯着,一边被用户骂着,中通这段时间是真没睡好安稳觉。

老大哥“掉链子”:份额利润双跳水

说句实在话,中通的麻烦不止眼前的监管,业绩上的“窟窿”更让人揪心。作为连续九年的行业第一,中通今年算是摔了个大跟头:市场份额自2020年以来第一次跌破20%

东兴证券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份额只剩19.5%,连行业平均增速都没跟上。要知道以前都是别人追着它跑,现在倒好,顺丰、申通都在往前冲,它反而慢下来了。

利润端更是惨不忍睹。2025年上半年,中通营收涨了9.85%,看着挺热闹,但实实在在拿到手的净利润反而跌了2.63%,变成39.32亿元,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就像小饭馆看着客人多了,结果因为卖太便宜,反而没赚到钱。

更要命的是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2%直接跌到24.8%,一下少了7.2个百分点,相当于每赚100块钱,能留下的利润少了近三成。

压力太大,中通只好偷偷下调全年目标,把一开始喊的408-422亿件,砍到了388-401亿件,增速预期从20%-24%降到14%-18%,说白了就是“实在撑不住,不敢把话说太满了”。

资本市场也用脚投票,10月28日到31日,港股股价连着三天下跌,10月29日还休市了一天,不然跌得可能更难看。

为啥会这样?核心还是“以价换量”的老毛病害了它。

为了抢生意,别家收10块,中通敢收8块,虽然单量上去了,但每单赚的钱薄得像纸。

快递行业里都知道,这种玩法不可持久,属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网点赚不到钱,只能在服务上偷懒:不送货上门、丢件不赔、找客服踢皮球,最后投诉堆成山,监管自然找上门,形成恶性循环。

320亿大佬的烦恼:身家缩水近三分之一

我跟你讲,中通能有今天的规模,创始人赖梅松绝对是关键人物。这位1970年出生的杭州桐庐人,这辈子算是把“白手起家”四个字演活了。

16岁差2分没考上高中,家里穷得掏不起复读费,只能回家种地,后来又去工地盖房,在街上卖菜,啥苦活都干过。

九十年代他靠木材生意发了家,浙江不少古建筑的木材都是他供应的,1999年就年入几十万,算是当时的“有钱人”了。

2002年跟着同学申通老总陈德军踏入快递业,创立中通,开业第一天才接了57单,差点没撑下去。

后来靠股份制改革把网点拧成一股绳,又抓住淘宝电商的风口,才一步步做到行业第一,还成了首家中美两地上市的快递企业。

但现在,这位大佬也得面对现实。10月28日《2025胡润百富榜》一出来,不少人都愣了:赖梅松身家320亿,排第200名。

可对比2020年的500亿,足足缩水了180亿,相当于每天都在往外“掉”小几百万,这缩水速度比夏天的雪糕化得还快。

面对份额下滑,赖梅松说这是“战略调整”,要找新的业务亮点。明眼人都清楚,问题根源藏在加盟模式里。

中通的网点大多是加盟的,以前靠乡情、友情维系,总部对下面管控太松,就像“放养的孩子”,很容易出乱子。

比如农村网点为了赚钱,偷偷收“代收费”,快递员送件晚了就罚钱,这些事儿总部不是不知道,就是管不过来,最后被国家邮政局约谈时特意点了“快递员权益保障不到位”。

从另一个角度看,行业早变天了。以前大家拼低价“内卷”,现在监管严打这种玩法,要求从“价格战”转成“价值战”。

顺丰靠服务好抢高端单,圆通、申通也在抓时效,中通还抱着老办法不放,自然要吃亏。有业内人说:“以前是比谁更便宜,现在是比谁更靠谱,中通这步棋慢了半拍。”

结语

说到底,中通的困境不是能力不行,是前些年太贪规模,把“服务靠谱”这块基本盘丢了。平台清退冷链、邮政局约谈,说白了都是给它敲警钟:别以为当了九年第一就高枕无忧。

现在消费者不傻,快递能送上门、丢了能理赔才是真本事;快递员也不傻,少罚款、多挣钱才愿意好好干。

要是整改只喊口号,不解决加盟网点乱、服务差、利润薄的问题,别说份额和利润保不住,连赖梅松的身家都可能再缩水。

快递这行,玩虚的没用,终究拼的是实在。靠谱才是硬道理,耍小聪明迟早要栽跟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科技   份额   半年   赖梅松   快递   身家   网点   圆通   行业   利润   大佬   说白了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