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俄开战,抢劫中国,银行倒闭,霸凌集团崩塌加速,坚持住

这标题听起来像好莱坞大片的剧本,其实全是真事,2025年刚过中秋,欧洲就放了两颗“国际震撼弹”,一颗叫“2030年前准备与俄罗斯开战”,另一颗叫“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企业”。

美国那边也不甘寂寞,政府停摆拖尾音,银行接连爆雷,科技巨头的对华业务一夜缩水,再看中国,反倒成了这波混乱中最冷静的旁观者。

这场乱局背后,谁是导演?谁在买单?又是谁在默默承受?我们得好好盘一盘。

战略错位:欧盟的“独立梦”变成了“跟班病”

欧盟最近干的大事不算少,但都一个味儿,跟着美国跑,代价却自己扛。

先看那份“2030年前准备与俄开战”的军事草案,听上去像是在为和平做准备,实际内容却是加快军备、强化北约部署,甚至准备将欧盟内部分工业转向战时模式。

这不是防御,这是备战,而且目标不只是俄罗斯,更像是在替美国推动欧洲成为“前线”,俄罗斯外交部直接批评,欧盟正被打造成一个“军事集团”,想想也不难理解,美国的战略很清楚,自己不冲在前头,让欧洲出人出钱,打的是代理战,稳的是美元霸权。

更讽刺的是,就在欧盟把钱砸进军火堆时,美国政府自己却快发不起工资了,2025年10月这波停摆,连联邦公务员都开始兼职跑外卖。

银行业也爆雷,一些中型银行的倒闭潮正在往大银行蔓延,美国“领头羊”都在失速,欧盟却还在跟着摇尾巴,怎么看都像是战略判断出现了偏差。

再看荷兰那边,被美国一通操作,直接强行接管了中国背景的安世半导体,CEO都被替换,理由很美国,国家安全。

问题是,这家企业在欧洲本土有大量投入,涉及关键芯片设备生产,一旦管理层混乱,整个供应链都可能断裂,荷兰政府嘴上说是“自主决策”,可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美国递了一份“黑名单”,欧洲照抄了。

这种“被迫跟随”的模式,还不止科技领域,今年欧盟在对华钢铁、电池等产品上也开始模仿美国加征关税,打着“公平竞争”的幌子,其实是在跟着华盛顿搞“脱钩”。

问题是,欧洲制造业早就和中国深度绑定,这种操作无异于自断一臂,你说想转向美国供货?先问问美国自己能不能保证不关门不爆雷。

最后是政治层面,欧盟在多个国际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像美国的“外交影子”,从乌克兰问题到中东立场,欧盟的声音越来越缺乏独立性,甚至连法国、德国都开始在一些场合避免公开表达与美不一致的观点。

这种趋势正在侵蚀欧盟的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和平倡导者的形象,正在变成军事合作方,战略自主本是欧盟建构的底色,现在却被一点点“美式染料”覆盖。

自食其果:脱钩、对抗带来的反噬正在发酵

欧盟的这波操作,不仅没让自己更安全,反而让经济、民生、社会稳定全都吃了亏。

能源问题是最先显现的,自从对俄制裁开启,欧洲天然气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翻滚,法国电价涨了三倍不止,德国工业成本飙升,很多中小企业干脆停工,西班牙、意大利的居民电费账单也在疯涨,老百姓怨声载道。

欧盟原本寄望于美式页岩气“救急”,可现实是运费高、供应不稳、价格虚高,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更头疼的是通货膨胀,欧洲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平均通胀率维持在6.3%,而食品和能源类产品更高。

这直接压缩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也让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吞噬,德国汽车行业、意大利纺织业、法国航空制造业都开始大规模裁员,社会不满情绪不断积累。

军备开支也不是“白砸”,北约要求欧盟成员国把GDP的2%用于国防,这意味着每年数千亿欧元的投入要从医保、教育、社会保障中挤出来,而这些钱投进去,能换来什么?坦克、导弹、军演,却换不来和平。

更糟的是,这种“备战姿态”还可能引发新的军备竞赛,芬兰、波兰、立陶宛等国已经在高调扩军,俄罗斯也不会坐视不理,安全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更复杂了。

内部裂痕也在扩大,德国和法国虽然嘴上跟着美国,但私底下对制裁政策早有怨言,东欧国家希望更强硬,西欧国家则担心经济拖累,南欧国家直接喊话“别再搞对抗了”,欧盟原本就不容易达成共识,这样搞下去,欧盟机制可能越来越像个“意见协调会”,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地缘政治共同体。

而从国际形象来看,欧盟已经不再是那个讲规则、谈人权、推多边的“和平使者”,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开始对欧盟的“双标”产生质疑。

你一边讲民主自由,一边强制接管企业、搞地缘对抗,这说得过去吗?欧盟在非洲、东南亚的声望正在滑坡,连印度都开始公开批评欧盟“太过西方中心”,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拐点将至:走向战略重塑,还是继续当“美式附庸”?

现在的问题很现实,欧盟到底要不要继续陪着美国“走钢丝”?这个问题在美国自己都挺不住的时候,显得格外刺眼。

2025年10月,美国政府停摆已接近新纪录,原因还是老一套,国会吵架、债务上限、两党斗法,更要命的是,银行业再次出事,投资者信心崩塌,股市震荡不断,高盛、花旗都在削减对欧洲项目的投资,连英伟达都公开表示,中国市场份额已严重流失,全球供应链正面临重构。

这时候,欧盟如果继续把赌注押在美国身上,无异于在地震时抱着摇晃的房子求稳。

而另一边,“中欧班列”却越开越多,从重庆到杜伊斯堡,再到马德里、布达佩斯,货物流动畅通,带动了就业,稳定了供应链。

这不是政治说辞,这是实打实的经济红利,即使在中欧关系紧张时,中欧班列依旧没有中断,反而在能源危机中起到了缓冲作用,这说明,哪怕有分歧,合作依旧是主旋律。

欧盟要想真正“独立”,就必须在防务、科技、经济三条线上,逐步摆脱依赖,不是说要跟美国翻脸,而是要学会有自己的节奏,比如,在防务上,欧洲可以推动“欧洲军”概念,不完全依赖北约,在科技上,建立自己的芯片联盟和标准体系,不再等着美国发号施令,在经济上,继续坚持多边合作,特别是与中国、东盟、非洲等地区深化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历史已经证明,盲目站队,不会带来安全,只会让自己成为棋盘上的棋子,冷战时期的欧洲,曾是美苏博弈的前线,结果是几十年分裂与紧张,现在,如果不从中吸取教训,可能又要陷入另一种“冷战循环”。

欧盟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依赖与对抗的路径滑向未知风险,还是勇于重塑战略自主,回归和平与发展的正道,考验着欧洲政治家的智慧。

当美国国内政治纷争与经济波动频频敲响警钟时,欧盟若仍执意忽视内部代价与外部警告,其苦心构建的一体化成果与国际地位恐将受损。

唤醒战略自觉,拥抱合作共赢,不仅是欧盟对自身未来的责任,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担当。

参考资料:

“欧盟将在2030年前做好与俄开战准备”?俄官员:欧盟正被变成一个“军事集团” 环球时报2025/10/1711:03:30

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爆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 环球时报2025-10-16

美政府“关门”恐创最长纪录,有人靠兼职糊口,有人延迟还贷;美国银行业再“爆雷”;黄仁勋: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已降至0;泽连斯基8个月三访白宫| 一周国际财经2025-10-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中国   银行   集团   欧盟   美国   欧洲   北约   中欧   荷兰   战略   俄罗斯   法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