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投身佛门之前,有着多重身份。
他是李家的三少爷,李文涛;是南洋公学的学生,李广平;赴日留学生李哀;画家李岸;艺人李惜霜;教书先生李叔同
他的一生写满了传奇,前半世学贯东西,才华横溢;后半生慈悲精进,成为了教内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
他用了整整62年的时间,走过了常人的许多倍人生旅程。
在这里,甄选了藏着弘一法师一生智慧的20句经典语录:
01.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生如花,有开有落。有人执着于盛开的绚烂,有人沉溺于凋零的悲伤;有人追逐着永恒的美好,有人困守着过往的遗憾。殊不知,花开花落本是自然,执念与放下才是人生的分水岭。
02.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只要信念一直存在,就总会有被回应的一天。哪怕现在无人理解,终会有被人理解的一天
03.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处理棘手难处的事情更应当宽缓,对待难以相处的人更应当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更应当从容不迫,处理重大的事情更应当心平气和,处于疑虑困惑的时候更应当消除内心的成见。
04.明镜上水又澄心,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
内心要如镜子般纯净明亮、像不流动的水般平静澄澈;要用泰山的崇高来约表自己的品行;做事要清正廉明,不偏袒徇私;待人要心胸坦荡,没有不能告人之事。
05.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愤怒,这一强烈而复杂的情绪,如同双刃剑,既能在瞬间点燃内心的烈焰,成为对抗不公与困境的力量,又可能如脱缰野马,伤人伤己,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06.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与朋友交往要淡泊无求,用装聋作哑来止息毁谤,反躬自责要严格苛刻,面对别人的侮辱,只可以低姿态息事宁人
07.宁静来自内心,不要到外面去寻求。
放下过去的烦恼,也不担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08.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
生活里,我们常常为了一些事情纠结不已,总觉得过不去了,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的痛苦。
但如果我们能学会放手,不再固执己见,就会发现心情豁然开朗,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09.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
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不为过去所累,不为未来所忧。
10.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用谦虚培养自己的品质,用修德提高自己的思想,用仁爱对待天下万物,用道德教诲子孙后代。
11.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
学会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
12.有才而性缓者斯为大才,有智而气和者定为大智。
有才能并且心性舒缓,这样的人必定有大才华;聪明并且心气平和,这样的人才有大智慧。
13.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高尚的友谊,平淡得就像清水一样。 过分追究,即使近在咫尺也像相隔千里。 有人问我将要去哪里,我心宽广,无需多言。 如同花枝在春天里绽放,心中的世界如月圆满。
14.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事物的发展不宜全盛,事情不宜做得过于完美,做人不宜只知进取而不懂退让。
15.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以则人之心则己则寡过。
用宽容自己的心来宽容别人,就能保全友谊;以要求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会少犯过错。
16.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在独处的时候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努力去改正它。与别人闲聊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谈论他人的不是。
多自省,少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1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在别人失意的时候,不要炫耀自己得意的事情,以免增加对方的伤痛。在自己得意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过去曾经有过的挫折和困难,这样才能保持谦逊和清醒。
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当下,不忘过去,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变化。
18.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19.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会适时地退让和妥协,以减少与他人的矛盾,增进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一种节制的心态,珍惜现有的福泽,并感恩于生活的点滴美好。
2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面对外界的变化和诱惑,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不要因外界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内心。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