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
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按年度分行业制定。对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文|Charles
为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工作通知》,聚焦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通过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管理、数据质量管控和配额清缴机制,保障碳市场平稳运行,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01核心内容解读
01准入门槛
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企业,同时为了避免重复管控,不再参与地方碳市场管理。
02账户开立
5月15日前完成企业账户开立,同步激活排放管理、交易管理、自愿减排登记等三大功能。
03特殊企业规范
对独立电炉钢铁、钢压延加工、非硅酸盐水泥企业,将2024年报告提交截止日延长至6月30日,体现差异化监管。
04关键时间线汇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05能力建设
政府层面:要求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增设技术审核人员,开展数据质量风险防控技术攻关。
企业层面:年内实现重点排放单位培训全覆盖,依托行业协会开展政策宣贯。
执法层面:将碳市场数据造假、配额清缴纳入日常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02政策影响分析
1对企业的影响
合规成本上升:月度存证、年度核查等要求增加企业人力物力投入,倒逼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
市场参与度提高: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预计2025年纳入企业数量较2024年增长15%-20%。
技术升级压力:配额清缴机制将促使企业加快低碳技术改造,据业内人士测算,预计带动节能设备投资增长8%-12%。
2对碳市场的影响
行业覆盖扩展:首次从电力行业扩围至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排放行业,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温室气体种类扩展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
流动性提升:随着数据质量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市场流动性会有进一步提升,自愿减排市场与强制市场联动性增强。
价格机制优化: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将提升碳配额定价有效性,预计2025年碳价波动率较2024年下降10-15个百分点。
03企业应对建议
1. 及时跟进时间节点:重点关注名录公布、账户开立、数据报送等关键期限,避免违规风险。
2. 强化内部数据管理:建立碳排放数据台账,配备专职人员,定期开展内部审核。
3. 积极参与能力培训:通过官方培训掌握核算、配额清缴等实操技能,提升合规水平。
4. 探索减排技术路径:结合配额成本,评估清洁能源替代、工艺升级等减排措施的可行性。
结 语Conclusion
此次《通知》的发布标志着全国碳市场进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新阶段。政策将进一步推动高排放行业绿色转型,为全国碳市场扩容(未来将纳入更多行业)奠定制度基础。各省级部门、重点企业及服务机构需协同发力,确保2025年碳市场平稳运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