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带娃”新模式 深圳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9日讯(记者 牛耘)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背景下,深圳聚焦“一老一小”优化服务体系,以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为突破口,推动便民服务从“有”向“优”升级。

今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是第3个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主题是“普惠托育,科学育儿”。为破解“带娃难”,深圳连续3年将托育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努力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2000余家,托位超9万个。

2023年,深圳市成为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城市,发布《深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提出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聚焦社区居民托育服务需求,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供应渠道,多举措推动社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如今,多数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托育机构,家门口的托育服务正为深圳居民提供安心育儿支持。

除了场地有支持,深圳还印发《深圳市普惠托育机构补助暂行办法》,按每托位6000元至10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按实际收托数每人每月360元至1000元的标准发放运营补助。同时,推动《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落实,新改扩建居住项目按照每300米至500米服务半径配置5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托育机构;已建成的住宅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物业或动员国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提供托育用房,已落实用房332处。

近一年,深圳托位数几乎翻一番,已实现一个街道至少有一家普惠托育机构。

社区已成为深圳托育服务的重要力量。深圳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家庭发展中心等社区便民设施,大力发展嵌入式托育服务,以满足群众临时托育需求,已建成600余家社区托育服务点。目前,95%的社区已覆盖托育服务设施,实现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安心托娃。

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推出地方标准《医育结合托育机构服务规范》,目前已有超600家托育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2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

“一老一小”是家庭的重中之重,深圳全力保障,要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南山区沙河街道高发社区深云村“幸福邻里”是全国第一家社区嵌入式民生综合体,设有托育园、长者服务站、社康中心等,“一老一小”共享服务空间;更通过祖辈护苗、祖辈进课堂等活动,促进跨代交流,实现老幼共托。

深圳通过“医育结合、国企引领、托幼一体、老幼共托、社区嵌入”等形式实现托育服务多元化供给,为家庭解决带娃难题。深圳正朝着2025年年底全市托位超10万、每千人口5.9个托位的目标全力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育儿   深圳   官方   社区   深圳市   机构   生活圈   便民   居民   标准   全国   试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