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能成为历史上备受关注的皇帝,不是因为他执政治国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和由此造成的祸国行为。元朝宰相脱脱曾评价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朝是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一个发展高峰,诞生了许多艺术文化作品,这里面有一大半是宋徽宗的功劳。
赵佶登基后,致力于发展宫廷绘画艺术,设立皇家画院,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画家,如画出《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等。
宋徽宗自己便是一名成就极高的画家、书法家、瓷器达人、园林达人……他创造了瘦金体,还创作了大量的传世名画,如我们熟悉的《瑞鹤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等等。
他还醉心于园林艺术,曾在汴京营建园林之集大成者“艮岳”,可谓“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但也正是这座一直在营建的园林,将北宋推向覆灭的边缘。
为了营建艮岳,宋徽宗命人在全国各处搜集花草树木和奇石,千里迢迢耗尽人力物力运送进京,甚至不惜破坏城郭桥梁,是为“花石纲”。由此民怨载道,激化了民间矛盾,动乱不断。
对大宋觊觎已久的金国趁机南下攻陷汴京,宋徽宗、宋钦宗和一众皇亲国戚、臣子等人皆被俘虏,是为“靖康之耻”。宋徽宗的大量艺术藏品被毁于一旦,艮岳也随着曾经繁华辉煌的北宋的灭亡而消失在历史中。
当宋徽宗沉浸在他的画作和园林之中的时候,当他画下象征着帝国祥瑞的《瑞鹤图》时,大概没有预想到,他的命运会如此凄惨地终结在远离中原的北寒之地。他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破败的中原大地,还有那些硕果仅存的画作和书法。
如今宋徽宗的数十幅传世作品分散在多地,大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日本的美术馆,极少部分藏于中国的几家博物馆,不得不让人叹息。
故宫学者祝勇的这本《在故宫寻找宋徽宗》,通过对故宫收藏的宋徽宗书画作品的解读,以优美动人的文笔,回顾宋徽宗关于艺术创作和作为皇帝的一生,探索他的艺术创作思想,生动地讲述其传世名作和园林营建的有关故事,以及剖析北宋如何走向灭亡的历史。
艺术世界的繁华,与大宋王朝的日渐衰败,两相比照,更令人无限感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美好的诞生与毁灭,原来是互为依存,相随出现,早已注定。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