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城市新鲜事#
二十多年前,在泸州仁和路宽厚街的边角处,一位姓李的泸州人开了间鹅肉馆。寒来暑往,岁月更迭,这一做便是二十余载。馆子对面,是历经岁月变迁的泸州老百货公司,如今已更名为西亚百货。这座百货公司,与如今气派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相比,规模上着实显得小巧,但若将其置于泸州商贸历史的长卷中,它却是当之无愧的鼻祖。回溯往昔,民国时期,它曾与宝元泸并肩,作为泸州两大地方百货巨擘,在时代浪潮里虽褪去了往日锋芒,却始终坚守,未曾退出历史舞台。
泸州的北城与南城气质迥异。若说南城带着江湖气与草莽风,充满市井的鲜活与不羁,那北城则萦绕着陶朱公般的商韵,商业化气息浓郁。
究其缘由,也许是因它地处两江交汇,码头便利,引得商贾云集,成为泸州通江达海、五方辐辏之地。从唐宋时期兴起,到民国走向繁荣,即便解放后航运渐隐,北城仍是八十年代初期商业觉醒的前沿阵地。那时,街头人来人往,茶馆食肆里满是聚会闲谈的身影。
在那个不重包装与规模的年代,餐饮行业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味道之上。如今人们常说“内卷”,彼时的餐饮业竞争之激烈有过之而无不及,却呈现出一片良性发展的态势。
因为那时的厨师深谙烹饪之道,食客们更是懂味的行家,他们的味蕾便是最严苛的裁判与督导,绝不是如今匆匆而过的普通消费者,更非那些对地方菜毫无感知、不懂美食的所谓“饭媒子”与快餐拥护者。正是当年食客们的较真与对美食的热忱,促使厨师们在烹饪时格外用心,对传统烹饪技艺尤为珍视。
也让北城涌现出很多老泸州人味道记忆的经典餐馆,比如我这次要给大家分享的李五鹅肉馆就是其中之一。
历经二十多年岁月沉淀的李五鹅肉馆,始终坚守初心。
这里没有华丽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繁复的口感描述,靠的只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习惯,以及对食客的尊重。店家深知,顾客不是遥不可及的上帝,也并非亲密无间的朋友,而是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他们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严把食材关,用心雕琢每一道菜品的味道。
二十多年过去,鹅馆位置依旧不显眼,也从不刻意张扬,却从不缺回头客与老主顾。它未曾大红大紫,也没有如今网红店、“天花板”之类的夸张标签,但只要尝过的人,大多都会露出惊喜的神情,赞叹一句“没想到,还真不错” 。
如今,李五已到退休之年,不过他的下一代接过衣钵,让鹅馆继续以接力保持不变的方式经营着。在泸州,像这样子承父业的老店还有不少,他们默默坚守,靠手艺养活自己,就值得尊重。
说到李五鹅肉馆的招牌卤鹅,其中门道颇深。店家精选子鹅,每只约三斤重,这种鹅肉质细嫩紧实,丝毫没有柴感。选用的皆是土鹅,搭配秘制卤料,每日清晨现杀现卤。卤制过程讲究火候与时间,卤出来的鹅肉,色泽诱人,味道独特。
醇厚的卤香渗入每一丝肌理,轻咬一口,咸香与肉香在舌尖交织,让人回味无穷,李五鹅肉馆的卤鹅,肉质里保留一定的脂肪,让它吸收更多脂肪香味,又肥而不腻恰到好处。
此外,卤水三拼——菌肝、菌把、鹅肝,更是一绝。菌肝脆嫩,菌把弹牙,鹅肝绵密,不同的口感与浓郁的卤味完美融合,令人赞不绝口。若论吃本味,李五鹅肉馆的卤鹅丝毫不输闻名遐迩的荣昌卤鹅,二者各有千秋,风味独特。
除了招牌卤鹅,店里以鹅肉为主料的炒菜同样令人称道。泡椒鹅肝,鹅肝鲜嫩,泡椒的酸辣完美中和了鹅肝的腻,入口滑嫩,酸辣开胃;泡椒鹅肉丝,肉丝紧致有嚼劲,裹满红亮的泡椒汤汁,一口下去,鲜香四溢;泡椒芹菜鹅肠,鹅肠脆爽,在泡椒和芹菜的加持下,越嚼越香。这些菜品,道道都能让食客吃得心满意足。
如今,李五鹅肉馆由李五的女儿打理。她延续着父辈的经营理念与烹饪技艺,将这家承载着岁月记忆与食客情怀的老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鹅肉佳肴,更能感受到一份历久弥新的泸州烟火气息。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