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从未停歇,然而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教授却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复兴,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古老文明!
从秦始皇的统一到汉唐的辉煌,从元清的异族统治到近代的屈辱与复兴,中国文明展现出了惊人的延续性和适应性,这正是西方帝国所不具备的超能力。
当英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教授第一次提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一观点时,整个西方学术界为之震动。
什么是文明型国家?雅克教授解释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现代国家都是民族国家,它们的认同基础是共同的民族身份、血缘联系或地理边界,而中国则完全不同,五千年来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不是基于血脉或种族,而是基于对共同文明的认同。
无论你是汉族、满族、蒙古族还是其他55个少数民族,只要认同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语言文字和传统习俗,你就是中国人,这种基于文明的身份认同远比基于血缘的身份认同更具包容性和持久性。
文明与国家的本质区别在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中,国家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有固定领土、人口、政府和主权的政治实体。
但雅克教授指出,这种定义根本无法涵盖中国的本质,中国更像是一个无边界的文明体系,它不依赖特定的政权形式或统治家族,而是依靠文化传承来维系其连续性。
中国近两百年的经历只是其漫长发展史当中的一个短暂插曲,今后的中国必将重新回归到原本就属于她的闪耀位置上去,而且这并不值得意外。
为何西方帝国昙花一现而中国长盛不衰?纵观世界历史,西方曾出现过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大英帝国等强大帝国,但这些帝国衰落后都灰飞烟灭,再也无法复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如今甚至面临被前殖民地印度超越的尴尬境地,而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分裂和外族入侵,但总能重新统一并复兴,正是因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文明,而文明的延续不依赖于特定政权的存亡。
西方人谈论中国时常用崛起一词,但中国人自己更倾向于使用复兴,这种微妙的语言差异背后是深刻的认知鸿沟,对中国人来说,当前的发展不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回归历史常态的过程。
正如雅克教授指出的:“每当中国建立起大一统盛世的时候,总是不认为这是创造而是复兴、是回到巅峰,似乎那个巅峰的中国,早在黄帝之前就存在一样,这种历史观使得中国人对国家发展有着与众不同的耐心和信心。
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最可怕的优势在于我们有惊人的韧性,历史上,中国曾多次被少数民族统治,如元朝和清朝,但这些征服者最终都被华夏文明同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守护者。
1325年元朝皇帝甚至下诏宣称轩辕黄帝是华夏元祖,也是蒙古人的祖先,这种文化同化能力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马丁·雅克这一颠覆性观点为我们理解中国崛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屈辱后迅速复兴,正是因为其文明内核从未真正断裂。
当西方用传统的地缘政治框架分析中国时,往往不得要领,因为他们忽略了文明维度这一关键因素,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翻开世界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在所有古老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从未中断。
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等伟大文明要么消失,要么彻底改变了模样,是什么让中国文明具备如此惊人的生命力?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这绝非偶然而是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特有机制作用的结果。
中国文明的延续性,首先要归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的伟大统一,这位千古一帝不仅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更通过“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等标准化措施,创造了维系文明延续的统一文字系统。
今天的中国人仍然能够读懂两千多年前的秦简,甚至辨认出更古老的青铜器铭文,这种文字连续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字的统一使得思想、价值观和历史记忆能够跨越时空代代相传,成为文明传承的DNA。
汉朝四百年的制度奠基秦朝虽然短暂,但随后的汉朝用四百年时间将统一理念深深植入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汉朝不仅继承了秦的制度框架,更通过儒家思想的官方化,为中华文明建立了稳定的价值内核。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看似是思想控制,实则创造了一种文化共识,使得无论政权如何更迭,社会的基本伦理秩序都能保持稳定。
自秦朝统一开始,在200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更换了很多封建王朝,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是以华夏民族的文化核心为主组建的,所以这些封建王朝也都被叫做中国。
祖先崇拜与儒家伦理的双重保险与其他文明不同,中国很早就发展出了强烈的祖先崇拜传统,这种传统与后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完美结合,形成了守护文明延续的双重保险。
祖先崇拜使中国人极端重视传承,害怕愧对祖宗,儒家伦理则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体系,这种组合创造了一种文化心理:每个中国人都自觉成为文明传承的守护者,即便在异族统治下,也会千方百计保存文化火种。
分久必合的历史惯性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多次分裂时期,但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种“分久必合”的历史惯性也是文明延续的重要保障。
与欧洲一旦分裂就再也无法统一不同,中国无论分裂多久,总会出现强有力的统一者,这是因为统一不仅是政治需要,更是文化心理需求,中国人内心深处认为大一统才是正常状态。
中国文明能够五千年不断代,正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文明延续性赋予了中国人独特的历史观和自信心,也是理解当代中国行为逻辑的关键。
当西方用传统国家概念分析中国时,往往不得要领,因为他们忽略了文明维度这一核心要素。只有从文明型国家的视角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走向。
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独特模式正在重塑世界秩序的理解框架,西方基于民族国家经验形成的理论越来越难以解释和预测中国行为,这正是“中国威胁论”在西方盛行的深层原因。
观察者网 - 2024-09-12:马丁·雅克:中国崛起的向心力和西方衰落的离心力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