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40出头的李先生,最近总觉得身体“有啥不对劲”。白天没精打采,下班想早点回家躺着,晚上夫妻亲热时更是“有心无力”。原来热烈的恩爱,如今渐渐成了例行公事。妻子也忍不住提醒:“你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检查一下?”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年纪大了,但体检却没发现啥大毛病。越琢磨越纳闷,这到底哪里拉了后腿?
其实,不止李先生,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会悄悄被类似的困扰盯上。是不是肾出了什么状况?总觉得夫妻生活力不从心,其实背后的信号你可能一直忽略了。这背后是不是“肾精”真的出了问题?继续往下看,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不少人一说到“肾精”,就以为这是男人的事。其实,中医讲的肾精,可不仅仅关乎男性,女人同样需要肾精充足。肾精就好比你身体的蓄电池,是撑起精力、性欲、体力、免疫的底气。如果蓄电池快没电了,哪怕你的手机(身体)再好用,也很难发挥超常。另外,肾精亏虚还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30岁以后的人群就表现出力不从心、精神走下坡路。你有没有中招?别等“亏电”严重时才后悔,提前自查很重要。
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于肾”,意思是贮存和提供人体能量的核心靠肾精。肾精亏虚时,夫妻亲密生活力气不足、易疲劳、注意力下降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而肾精为什么会出问题?除了天生底子薄,更多的其实是后天“折腾”出来的。经常加班熬夜、过度劳累、不规律的作息、纵欲、饮食油腻、久坐少动,这些熟悉的习惯,就是肾精流失的“隐形杀手”。
也许你觉得,自己还年轻,这些“消耗”无所谓。实际上,根据某头条健康号的中医解读,上述习惯频繁存在时,肾精的流失会比你想象中更快,《中国中医男科学杂志》近年调查,亚健康人群当中,有超过60%有不同程度肾精亏虚相关表现,甚至体现在耳鸣、腰疼、脱发、注意力下降这些身体小毛病中。有意思的是,有些男性明明欲望满满,可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这种“有想法,没能力”的落差,很可能与肾精、肝血调节双双出了问题密切相关。这在临床上已不是新鲜事儿。
别小看肾精不足,如果不调理,夫妻感情影响是一方面,整个人的活力底层都在被吞噬。肾、肝本就是身体的“合伙人”,肝血足了气色好,肾精充盈才再上层楼。很多人疑惑,自己到底是不是肾精亏虚?除了上面提到的夫妻生活不和谐,还有以下信号值得警惕:白天容易困倦、晚上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脱发、头发变细变白;注意力涣散、健忘;有这些表现,真的要提高警觉。
熬夜+过度劳累
“肾精藏于夜”,说的是入夜后才是肾休养生息、能量翻倍的时间。长期熬夜、晚睡,等于是提前消耗身体“资产”。每晚睡得越晚,肾精亏损越重,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习惯性熬夜的人群性激素水平低于正常作息者12.6%。而过劳又让肾精无力补充,更容易恶性循环。
油腻饮食+久坐不动
不少上班族饮食太少新鲜果蔬,反而油腻肉食、重口味成习。肾精怕“油水”,高油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让血液流通变慢,肾精更难“运转起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者出现相关肾虚表现的概率,比经常活动、饮食清淡者高出35%。久坐办公室,肾区血液循环更差,肾精输送“起步都慢半拍”。
情绪焦虑+压力大 现代生活节奏快,有些人总是紧张、焦虑、担忧,整天“神经绷紧”。中医讲情志内伤同样能耗伤肾精,尤其是脾气压抑、压力大的城市人,肾精消耗速度很夸张。医学会研究也发现,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男性,性能力异常概率高达40%,“心累”变成“真累”,肾精不亏损都难。
养好肾精,肝血也很重要。中医视肾如水库、肝如河流,两者协同才有旺盛状态。肾精亏虚、肝血不足常常一道来,结果就是夫妻生活力不从心,整个人没精神。你如果一直等到症状明显再调理,错过了好“修复窗口”。
规律作息,早睡不熬夜
每天坚持22:30前上床睡觉,养成“睡前降温熄火”的习惯,比靠补品靠谱一百倍。哪怕只是提前半小时睡觉,肾精储备也能一点点回血。
饮食清淡,补充肾精原料
日常吃点山药、黑芝麻、枸杞、核桃等被中医认为兼具补肾功能的食材,对肾精很有帮助。保持早饭规律、避免重口味、烟酒少沾,久坐半小时一定起身溜达溜达。你会发现,自己的“蓄电池”变得耐用。
情绪调节,别让压力榨干你
每天给自己冥想、放松十分钟,或者做一些喜欢的事情,不和自己较劲。情绪稳定时,肾精补回去的速度也会更快。
合理借助中医调理
对于已经有明确肾精亏虚表现的人来说,中成药“麒麟丸”、常用的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淫羊藿、锁阳等经典配伍,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既能补肾固精,又能调肝养血。更适合长期状态调整。不要自行乱吃保健品,想要系统调理,一定要专业中医师辨体用药。
这些方法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坚持做下来,恢复肾精其实并不难,只需时间和耐心。补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只要行动胜过纠结。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离不开肾精充沛,每天都能为自己加点能量。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3.《中国中医男科学杂志》
4.《中华中医药杂志》
5.《亚健康人群肾精亏虚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6.《肾精亏虚证的中医治疗与思考》
7.《中成药麒麟丸临床应用指南》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