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7月1日,特朗普在面对眼前的无数记者和镜头露出标志性微笑。紧接着便抛出一句轻飘飘的宣告:“不考虑延长关税宽限期”。

这句话如同按下倒计时开关,全球57个经济体瞬间进入七天恐慌倒计时。这意味着在7月9日零时,美国贸易战的重锤即将落下。

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特意点名日本:“不确定能否达成协议,可能收30%或35%关税”。而就在三个月前,他单独对中国使出“104%终极税率”的杀招时,中国商务部只回了四个字:奉陪到底。如今这把“关税大刀”横扫全球,唯独中国已成“特例”,其余国家无一幸免。

最后通牒的猫腻游戏

特朗普的关税游戏规则变得比佛罗里达的天气还快。4月9日他刚宣布对57个经济体征收差别化关税日本24%、欧盟20%、英国10%。

结果13小时后突然改口:给90天宽限期!唯独把中国踢出豁免名单,直接加税到104%。这套“打一巴掌塞颗糖”的操作,实为精准分化的心理战。

更绝的是他埋下的法律地雷。按美国海关规定,6月16日前到港货物还能享受10%优惠税率,之后到港的?自求多福吧。

这种“半路涨税”的玩法,逼得进口商疯狂抢运囤货。东京港的集装箱堆到三层高,鹿特丹的货轮排队等卸货。供应链的混乱,恰是特朗普最爱的谈判筹码。

期限将至,白宫突然放出风声“可能延到9月”。财长贝森特信誓旦旦说要“劳动节前完成谈判”,结果特朗普转头就在专机上打脸:“我说了才算!”

这种红脸白脸双簧戏,分明是压垮谈判对手心理防线的连环计。而没美国的重要“盟友”日本,更是成了头号靶子。

当特朗普笑着说出“日本要付30%或35%关税”时,东京股市汽车板块应声暴跌。这位精明的商人太清楚日本软肋在哪:

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贸易额的78%,每辆丰田车若加税35%,售价得涨5000美元,相当于自断经脉。

更让日本憋屈的是历史重演。1985年“广场协议”逼日元升值,日本汽车业被迫赴美建厂;四十年后特朗普如法炮制,却玩得更狠。

他公开嘲讽:“日本面临大米短缺,却不想买我们的大米”。这完全是硬把农产品,和汽车关税捆绑谈判。这种农业换工业的流氓逻辑,让坚持自由贸易的石破茂政府进退两难。

日本手中并非没有底牌。三菱重工手握F-35战机部件核心专利,川崎重工供应波音787机身材料。

但特朗普早防着这手,4月15日启动的“232调查”明晃晃瞄准半导体和制药业,摆明警告:敢用技术反制?下一个就收拾你。

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冯德莱恩的“所有选项均可考虑”表态引发轩然大波。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场拍桌:“最佳协议是零对零关税!否则显得我们软弱!”

德国总理默茨却急着灭火:“只剩不到两周,谈复杂协议来不及”。这种分裂暴露了欧盟致命伤:汽车出口占德对美贸易额41%,法国仅占7%,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

英国成了最精明的“叛徒”。早早接受10%优惠税率,还拿到汽车、药品的豁免权。但代价是吞下毒丸条款:

承诺切断与中国钢铁供应链合作。这种饮鸩止渴的选择,让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们自嘲:“日不落帝国成了美利坚的提线木偶”。

最讽刺的是欧盟的双标现场。一边对中国马口铁征62%关税,一边给本土企业狂塞560亿欧元免费碳排放配额。

当环保大棒挥向别人时义正辞严,砸到自己头上就忙不迭找塞铁兄弟武契奇求稀土救命。这出戏码连外国媒体都看不下去:“布鲁塞尔的道德优越感正在瓦解”。

中国特例的底气

特朗普对中国玩的是极限施压plus版。4月8日先甩出“24小时撤税令”,威胁不加50%关税;未遂后4月16日再追加,把总税率推到245%。

这种疯狂数字游戏背后,藏着美国贸易代表的精算:中国对美出口仅占出口总额14.6%,而美国企业却依赖中国32%中间品进口。看谁更怕脱钩?

至于我国对美国的反击,更是堪称教科书级。当特朗普抡关税大棒时,中国默默做了三件事:对欧盟光伏材料加速放行,扶持其新能源转型。便是我国的第一手反制。

紧随其后的,便是我国向塞尔维亚开放稀土绿色通道,瓦解欧洲反华阵线。而至于最后一招,则是在WTO提起“美国违反最惠国待遇”诉讼,占据法理高地。

更绝的是豁免清单博弈。美国4月11日突然对智能手机、半导体等20类中国产品豁免关税,不是大发慈悲,而是苹果高通库存告急。

这种“打不过就部分投降”的窘态,连美国国内的知名媒体《华尔街日报》都吐槽:“白宫在给中国企业发奖状”。

随着特朗普的关税大刀挥下时,旧秩序已崩裂出多条新路:

马来西亚、越南加速本币结算,绕过美元体系;印尼镍矿+俄罗斯钯金+中国稀土更是直接组成抗美供应链。华为也开始帮沙特建5G智慧油田,比亚迪更是在墨西哥设厂供货美国。

这场混战中最清醒的竟是韩国企业。当政府还在纠结25%关税时,三星、浦项已火速转战越南,用“产地洗牌”对冲风险。

而日本车企还在等政府谈判。这种反差印证了经济学家的预判:国家保护主义越疯狂,企业全球化越坚决。

这场贸易战最讽刺的结局或许是:特朗普用245%关税把中国逼成“特例”,反倒让北京获得了道德制高点与战略自由度。

当欧盟学者在布鲁塞尔辩论“该不该学中国硬刚”时,历史的天平已悄然倾斜。关税从来不是目的,而是霸权余晖下的恫吓工具。

当中国用稀土管制反制、东盟用本币结算突围、日韩企业用产能转移求生时,白宫的“25%贺信”终将成为新全球化的催生婆。毕竟,没有哪国愿意永远活在“恭喜你要交税了”的阴影之下。

参考资料:
《谈判截止期将至 特朗普放话:不考虑延长关税宽限期》——财联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财经   最后通牒   特例   日本   其他国家   中国   关税   三星   美国   布鲁塞尔   欧盟   稀土   税率   反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