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蕾是谁?她是中共著名情报英雄熊向晖的女儿,一个从小在红色家庭长大、后来投身新闻事业的女性。2019年,她在一场关于媒体现状的研讨会上抛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质问:“到底是谁在篡改我们真实的历史?”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她对当下某些媒体乱象的愤怒和担忧。
要聊熊蕾,得先说说她爹熊向晖。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共隐秘战线上的传奇人物。熊向晖1919年出生在湖北,1936年考进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就加入了共产党。1937年,他被周恩来亲自派去国民党内部做情报工作,直接潜伏在胡宗南身边。胡宗南是国民党的大将,手握重兵,熊向晖愣是靠着聪明才智和胆识,在那儿一待就是十几年。他把国民党军队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关键时刻送出的情报,直接影响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走向。比如1947年,胡宗南要偷袭延安,熊向晖提前把消息传出去,中共得以从容撤离,保住了核心力量。这事儿后来被胡宗南发现,他气得跳脚,可已经晚了。熊向晖这种隐秘战线的贡献,低调但硬核,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干过外交工作,直到1985年去世。
熊蕾就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她还是个小孩儿,家里条件不算好,但她从小听着父亲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长大。熊向晖不只是个特工,更是个有信仰的人,他常跟儿女说,革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民族站起来。熊蕾受这影响很深,对历史、对国家的责任感比一般人强得多。后来她考上大学,学了新闻,毕业后进了新华社,从基层记者干起,一步步做到中国特稿社副社长。这份工作不简单,她得负责写和审那些讲中国历史、文化的大稿子,向全世界讲中国的故事。她的职业和她爹的经历其实挺像,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国家,只不过一个用情报,一个用笔杆子。
熊蕾的身份很特殊,一方面她是红色后代,背靠父辈的革命遗产;另一方面,她又是媒体人,站在信息传播的第一线。她知道历史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媒体有多大力量。所以,当她看到有人歪曲历史的时候,她坐不住了。那种愤怒不是装出来的,是她骨子里带出来的。
2019年3月29日,北京,《经济导刊》杂志社搞了个“中国媒体现状检讨”研讨会,熊蕾是嘉宾之一。她在那儿讲了一堆话,直指当下媒体的问题。她主要批评啥呢?简单说,就是有些媒体被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拿钱办事,把中国的历史写得面目全非。她点名了几件事儿,咱们一条条拆开来看。
熊蕾提到,现在网上老有人黑毛泽东,说他是暴君,功不抵过,把他领导新中国站起来的功劳全抹掉。她举了个例子,朝鲜战争。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啥都缺,连枪炮都造不出多少,可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儿了。毛泽东拍板出兵,志愿军硬是把美国人从鸭绿江打回三八线。这仗打得苦,但中国从此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可现在有些文章说,这仗没必要,死人太多,毛泽东决策失误。熊蕾听了就火大,她觉得这不是批评,是故意颠倒黑白。她认为,毛泽东那一代人带着中国人从被欺负的日子走出来,这功绩不能随便否定。
还有人说,中共在抗日战争里没干啥,全是国民党打的。熊蕾直接反驳,这完全是胡扯。抗战时,中共在敌后搞游击战,开辟根据地,牵制了日本几十万军队。国民党正面战场确实重要,但没敌后战场配合,日本能那么快投降?她还提到侨领陈嘉庚的事儿。1940年,陈嘉庚去延安考察,看到那儿军民一心,生活简朴但有干劲儿,回来就说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这种历史事实,怎么能让一些媒体一笔勾销呢?
熊蕾还说了个更深层的问题:有些媒体不是自己乱写,是被西方思想带着走。她点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外资本和观念进来了,部分媒体开始迎合西方口味。比如,美国老搞什么“普世价值”,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有些国内媒体就跟着起哄,攻击中共、社会主义,甚至连传统文化都不放过。她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意见不同,而是有组织的舆论战。她提到,美国从冷战时期就擅长用媒体搞渗透,现在也没停过。中国媒体要没自己的立场,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熊蕾还批评了媒体本身的堕落。她说,有些新闻机构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成了资本的工具。市场化以后,流量为王,为了赚钱啥都敢写。她举了个现象,网上那些耸人听闻的历史文章,标题党一个比一个狠,内容全是拼凑的谣言。比如“毛泽东饿死几千万”之类,完全没证据,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她觉得,这种风气不光误导老百姓,还把历史当玩具随便玩儿,太不负责任了。
熊蕾的这些话听着挺重,但她不是乱喷。她在新华社干了那么多年,见多了媒体怎么运作,也知道历史对一个国家多重要。她父亲那一代人拼了命保护真相,她不能看着真相被糟蹋。
熊蕾的批评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儿,跟咱们每个人都有关。她在研讨会上点出的问题,其实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缩影。历史被篡改,到底有啥危害?她的话又带来了啥影响?咱们接着聊。
熊蕾为啥这么在意历史?因为她觉得,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你把根挖了,这个民族就没魂儿了。比如抗战的历史,那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里站起来的证据,结果有人非说那没啥了不起,甚至说中国人没骨气,这不是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吗?再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奋斗,条件那么差,大家还是一块儿熬过来了,这精神多宝贵。可现在有些人非说那是瞎折腾,年轻人看了就觉得前辈啥也没干,国家就这么稀里糊涂起来了。这不是开玩笑吗?熊蕾的意思是,历史不是故事书,不能随便改编,不然咱们的后代连自己从哪儿来都搞不清。
熊蕾还提醒大家,媒体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它得对历史负责。她在新华社干过,知道一篇报道能影响多少人。现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快得吓人,一条假新闻几小时就能传遍全国。她提到,有些媒体为了流量不择手段,连基本的查证都不做,这不是误导,是害人。她呼吁媒体人得有点底线,别光想着赚钱,得想想自己的责任。毕竟,历史真相不是靠点赞量决定的。
熊蕾还点了个更大的背景:国际舆论战。她说,美国这些年一直没闲着,用各种办法影响中国的形象。媒体是主战场之一,西方老拿中国的历史说事儿,比如“文革”“大跃进”,无限放大负面,抹掉正面。国内有些媒体还跟着附和,这不是帮倒忙吗?她觉得,中国要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先得自己把历史讲清楚,不能让别人替咱们说话。
那次研讨会后,熊蕾的话传开了,网上讨论得挺热闹。有人支持她,说她敢讲真话,揭了媒体的短;也有人觉得她太偏激,说历史就该多元解读。她没管这些争议,继续在新华社干她的活儿,写文章、开会,呼吁媒体别跑偏。据说有些新闻机构后来真调整了策略,对历史题材的报道谨慎了点。不过,媒体这块儿水太深,市场化、国际化、思想多元化,哪样都不好搞定。熊蕾自己也说过,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得慢慢来。
熊蕾抛出的问题,其实也在问咱们:你信啥样的历史?现在信息多得吓人,手机一刷全是推送,真假掺一块儿,老百姓咋分辨?再说,历史这东西离咱们也不远,你爷爷奶奶那辈儿的经历,可能就被网上某篇文章改得面目全非了。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熊蕾的立场很清楚,她觉得历史不能乱改,尤其是那些关键的事实,那是国家的命根子。她不反对批评,但得有理有据,不能为了黑而黑。她还提醒咱们,媒体不是中立的,它背后有利益、有立场,看的时候得多个心眼儿。西方媒体黑中国几十年了,咱们自己人再不站出来说话,真相不就没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熊蕾是红色后代,天然偏向中共,这话有点儿道理。历史这东西,谁讲都有角度,不可能绝对客观。可她至少拿出了事实,像朝鲜战争、抗战这些,都是有档案、有证据的,不像某些文章连个出处都没有。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她的态度还是硬气多了。
熊蕾那句“到底是谁在篡改我们真实的历史”,听着简单,其实挺沉重。她不是在喊口号,是真急了。历史被改来改去,吃亏的是谁?不是她,是咱们所有人。想想看,要是哪天你孩子的课本里写着,中国人没打过抗战,新中国是运气好才起来的,你啥感受?
她爹熊向晖当年冒着命给中共传情报,为的就是让真相不被埋没。熊蕾接着干这事儿,用她的笔跟歪曲历史的人杠上了。她不完美,可能也有自己的局限,但她至少在提醒咱们:历史不是随便玩儿的,真相得有人守着。你说呢?这年头,咱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责任感,别光刷手机骂街,也想想自己能干点啥?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