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泉州多家餐厅上榜2026新版福建米其林指南

我上周刚花了38块在歪头牛肉打包半斤腱子,塑料袋里红油晃荡,今晚就看到它挤进米其林必比登——第一反应不是荣耀,是担心:下次去还能不能随到随吃?老板会不会趁机把价签改成58?

泉州这拨上榜名单,像把老城区的烟火连根拔起,直接插到洋人瓷盘里。庆有余拿一星不稀奇,稀奇的是阿秋牛排、罗记面线糊、文阿水丸这些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家门口”,突然套上光环。小时候我爸把罗记当深夜食堂,一碗糊加大肠,呼噜完抹嘴就去上夜班,他要知道这口现在被写进红册子,肯定瞪眼:那帮外国人吃得惯蒜味酱油吗?

我上周连刷三家。庄记泉府卤面16块,阿姨把卤汤浇得像不要钱,桌桌坐满穿拖鞋的学生;忠记盐烧番鸭藏在花巷里,老板蹲在门口自己片鸭,手机扫码牌是手写硬纸板;张林阿山干脆把灶台支在马路牙子边,姜片铺满锅底,风一吹辣眼。三家吃完,嘴里是地道的,账单是亲民的——这就是必比登的“便宜好吃”硬规则,也是泉州老客最在意的尊严:花小钱,吃得爽。

可光环一来,房租、流量、代购式打卡会紧跟着涨。去年厦门某沙茶面登榜后,老板把塑料凳换成皮质沙发,人均消费从18飙到48,老邻居再没踏进半步。我担心歪头牛肉的红油里被兑进进口黄油,担心罗记糊里漂起花瓣做装饰,更担心毛梦晴拿到服务奖后,蚂蚁私厨的“小姐姐”改口叫我“贵宾”——那种疏离的礼貌,比出错菜还让人不自在。

米其林像一把放大镜,照出味道,也照出钱包。城市要名片,游客要拍照,房东要涨租,老板要利润,只剩我们老食客夹在中间:想继续蹲路边喝五块钱的面线糊,又怕明天门口排起戴金链、扛长焦的队伍。味道一旦变成景观,嘴就先学会客气,胃却开始失落。

所以今晚我不凑热闹,绕到还没上榜的牛肉摊,25块切半斤胸口油,老板随手撒炸蒜末,汤里漂两颗小辣椒。我蹲在地上吃完,辣得眼泪鼻涕一把,心里却踏实:真正的泉州味,原来藏在榜单之外的塑料灯下。榜单可以带火一座城,但火要是太大,锅就糊了。愿那些老灶台守得住火候,别让红油变冷,别让蒜味走散,更别让一份38块的腱子肉,变成我们吃不起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美食   泉州   福建   新版   餐厅   指南   老板   腱子   担心   牛肉   灶台   稀奇   吃得   光环   硬纸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