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坚持战略思维
善于统揽全局
中国共产党以全局性的战略眼光预判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并谋划整体性战略战术,为抗战胜利赢得战略主动。
战略上准确预见。毛泽东基于中国国情和抗日战争的特点,预判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预见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的最后结局,可以预断,日本将以绝对劣势而失败,中国将以绝对优势而获胜。”这一准确判断,以统揽抗战全过程的总体性视野,科学预见了抗战的走向。
战略上科学谋划。中国共产党从战略上科学谋划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方针。中国共产党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把作战问题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谋划。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游击战为什么在抗战中会“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这一问题,而且在实践上制定了开展游击战争的纲领、原则和方针,形成游击战、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充分彰显了统揽全局的战略指导作用。
战略上赢得主动。毛泽东分析了战略主动地位和战略被动地位的相互关系,并指明了夺取战略主动的方法,指出“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们抛入劣势和被动”。从而,使抗日战争由被动应战转换为主动掌控,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反攻,最终赢得战略主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强化战略思维。一是增强战略的前瞻性。立足“两个大局”战略高度预判世界发展大势,既要做好准备善于抓住机遇,也要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二是谋划战略的全局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站在全局的高度统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三是保持战略的主动性。要在伟大斗争中保持战略主动,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制定具体策略,增强斗争本领。
坚持问题导向
致力于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论持久战》这篇纲领性文献充分展示了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第一个环节。《论持久战》开篇的标题是“问题的提起”,彰显了鲜明的问题意识。毛泽东指出“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等七个问题,这是《论持久战》的逻辑起点。通观全文,文章的叙事逻辑也是基于民众疑惑或是误解的问题进行阐释,始终贯穿问题导向。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第二个环节。毛泽东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善于分析问题。他认为,要用联系的观点对问题进行周密系统的综合分析,进而把握问题的全貌。如针对“为什么是持久战?”这一问题,毛泽东指出,对问题的分析要“依据全部敌我对比的基本因素”,并“合理地设想”,由此分析持久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第三个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既是一种思维导向,也是一种工作导向,解决问题是最终落脚点。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第十部分“能动性在战争中”开篇指明:“以下,将转到研究‘怎样做’和‘不怎样做’的问题上。”从这一部分到文章最后部分“兵民是胜利之本”,谋划了抗日战争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各种应对之策,为抗日战争的前途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一种方法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法遵循。一要增强问题意识。既要敢于直面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要理清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二要善于分析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准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三要着力解决问题。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坚持自信自立
充分依靠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既是正确运用战略战术的结果,也是坚持自信自立赢得的胜利。
坚信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来自对人民力量的坚信。毛泽东在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就明确提出:“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实行普遍深入的政治动员,实施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对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战争胜利充满信心。
坚定必胜的信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向世界展示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毛泽东多次强调:“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一重要论断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鼓励全民族要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坚定必胜的信念。
坚持独立自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了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的宝贵援助和支持,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使用兵力,在军事上保持独立指挥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组织动员群众,开辟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证明,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是正确的方针。
坚持自信自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遵循。一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自信自立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提升坚持自信自立的方法论自觉。我们要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坚持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自信自立的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金羊网 文/吴晓璇)
(作者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注: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23a09)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邬嘉宏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