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又一架飞机低空掠过居民楼,大场人早已习以为常。这个躺在上海外环线内的军用机场,就像城市中心的一个“神秘邻居”,多少人天天从它旁边经过,却从未进去一探究竟。
自从2015年首次传出搬迁消息,大场机场的去留就成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连续剧”。周边居民年年盼,官方消息次次传,但机场依旧屹立不倒。
直到最近,剧情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大场机场可不是个小角色。它占地3平方公里,周围环绕着一条长达11公里的护场河,堪称上海外环内独一无二的“巨无霸”。
这个老牌机场来头不小。1938年侵华日军强行圈地4136亩所建,毁掉了17个村庄。抗战胜利后,它先后由中华民国空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中国航空工业的许多高光时刻都在这里上演。中国首架自行研制的喷气式客机运十、ARJ21等机型都在此诞生和试飞。当年运十项目终止后,飞机还长期停放在场内的草坪上,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不过,随着上海城市的疯狂扩张,这个曾经的“郊区机场”如今已被居民区、学校团团围住。军用飞机的起降噪音让周边居民不堪其扰,搬迁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
大场机场搬迁的消息在过去十年间反复出现,但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2015年11月,宝山区政府官网发布消息透露大场机场搬迁工作“有序开展”,这是最早释放的搬迁信号。2019年3月,上海市政府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协议,决定将大场机场迁往江苏南通的新建机场。
看似进展顺利,但直到2020年9月,新机场选址才获得民航局批复。2021年1月20日,随着最后一架在此组装的ARJ21下线,大场机场内的中国商飞厂房正式关闭,机场搬迁工作才算真正拉开序幕。
那么,为何搬迁如此艰难?军用机场的搬迁非同小可,它涉及到国防布局调整、新机场建设、航线转移等多重复杂因素。这不像搬个家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
好消息是,最近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2020年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推动大场机场迁建” ,为搬迁计划奠定了政策基础。
目前,二期拆迁腾退已经启动,部分区域的补偿方案也已公布,搬迁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关于最终时间表,多方推测搬迁可能于2030年后启动,预计2032年前后完成。这个时间点与南通新机场的建设进度密切相关,因为大场机场将迁往位于江苏南通如东栟茶的新建机场。
大场机场搬迁看似是一个局部调整,实则是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中的关键一步。
南通新机场被定位为长三角的“超级枢纽”,与上海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并列,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这个新机场飞行等级为最高级别的4F,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同级。
更妙的是,南通新机场将实现“空铁联运”,沪渝蓉高铁的海门北站直接接入机场航站楼,形成类似上海虹桥的“轨道上的机场”。
对于上海而言,大场机场搬迁后,将释放外环内数千亩土地,推动宝山南大智慧城、中环北扩等规划落地。目前,大场机场周边因限高和噪音问题,房价仅为中环线的“洼地”。
这步棋真正实现了“一箭双雕”——既解决了上海的空域紧张和城市发展矛盾,又为长三角北翼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对于大场机场周边的居民来说,搬迁意味着生活质量的飞跃。
恼人的飞机噪音将成为历史,困扰多年的断头路问题有望解决,地铁规划也将不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将迎来新生,可能建设成住宅区、商业中心或创新园区,真正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脉搏。
对于航空爱好者而言,大场机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其历史价值不会被遗忘。运十等历史性飞机已经得到保护,未来或许会在这里建立航空纪念馆,让后人了解这段辉煌历史。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南通新机场的建设工地上已经竖起了“新机场高速”的指示牌,收费站建设悄然启动。这场牵动上海北部的“十年棋局”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未来当人们漫步在改造后的大场区域,或许只能从保留的航空元素中寻找这片土地曾经的记忆。但中国航空工业的精神种子已随大场机场的迁移,在更广阔的长三角北翼生根发芽。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