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李鹏总理和两个儿子李小鹏、李小勇在北京,一张罕见合影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65年,在北京的某个角落,国务院原总理李鹏与他的两个儿子李小鹏、李小勇留下了一张罕见的合影,这张照片,如同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家庭的温暖瞬间,更能一窥那个特殊时代的风貌。

照片中的李小鹏和李小勇,彼时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站在父亲身边,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两个在照片中依偎在父亲身旁的孩子,未来也将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李鹏总理的三个孩子

李鹏总理出生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与革命精神的家庭,1928年10月20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革命的火种在中华大地悄然蔓延,他的父亲李硕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

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波,将自己的热血与青春都奉献给了伟大的理想,1926年8月,李硕勋与赵君陶结为终身伴侣,共同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

1931年,命运的重击降临,李硕勋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在前往琼州指导工作的途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最终,李硕勋于1931年9月5日清晨5时许,被敌人用竹筐抬到海口市东校场,英勇就义,年仅28岁。

父亲的牺牲,让年幼的李鹏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但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母亲赵君陶,这位坚强的女性,在丈夫牺牲后,独自承担起抚养子女的重任。

邓颖超和李鹏

她带着李鹏和未出世的女儿回到上海,在艰难的环境中生下女儿李琼,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1932年秋,赵君陶带着一对儿女回到四川,以教书为掩护,一边哺育儿女,一边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赵君陶不仅给予了李鹏生活上的关怀,更注重对他的思想教育,将革命的理念和精神传递给儿子。

李鹏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1939年下半年至1940年上半年,他在重庆育才学校社会科学组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更多的进步思想和革命理论,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投身革命的决心。

1941年3月,年仅13岁的李鹏毅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在延安,他先后在自然科学院补习班、延安中学、自然科学院本科班学习,接受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延安时期,他参加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接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为革命胜利而奋斗的人生观,在艰苦的环境中,李鹏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李鹏响应党组织号召奔赴前线,历任晋察冀电业公司技术员,哈尔滨油脂厂协理、党支部书记,在这些岗位上,他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深刻认识到电力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1948年9月,根据党组织安排,李鹏前往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

在苏联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他不仅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李鹏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55年,李鹏学成回国,当时,国内正处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期,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李鹏没有选择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而是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

他先后担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阜新发电厂厂长等职务,在丰满发电厂工作时,他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和技术人员打成一片,积极学习,勤于钻研。

将自己在苏联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提高了发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厂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赞许。

李鹏总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家庭是他心灵的港湾,他与夫人朱琳携手走过了许多风雨岁月,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温馨与浪漫。

李鹏与朱琳相识于1957年元旦之夜的松花江畔东关宾馆,当时,按照惯例,吉林市政府邀请苏联专家、有关厂矿的负责人同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举行联欢会。

李鹏作为丰满发电厂的领导参加了联欢会,并在会上初识朱琳,那时朱琳还叫朱霁凌,在102厂专家翻译室工作。

会餐时,李鹏碰巧和朱琳坐在一桌,之后的舞会上,他被朱琳优美的舞姿所吸引,鼓起勇气邀请朱琳跳舞,并在交流中用俄语与她交谈,通报了姓名。

初次相遇之后,李鹏对朱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一位苏联专家了解到朱琳的情况,并与她取得了联系。

三八节前夕,李鹏托苏联专家给朱琳带去了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两三周后,得知朱琳收下了礼物,李鹏十分高兴,决定主动去看望她。

一天傍晚,李鹏坐吉普车到吉林市的江北专家招待所看望朱琳,两人面对面坐下,彼此介绍自己的情况,通过这次见面,他们确定了可以做朋友,而且彼此都萌发了爱慕之情。

不久,两人又有了一次相处的机会,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中央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领代表团参加竣工典礼,薄一波点名让李鹏陪同参观,朱琳也跟随代表团参加了庆祝活动,那天下午朱琳来找李鹏。

他们在李鹏住的房间进行了更深入的交谈,朱琳详细地介绍了她的家庭情况,李鹏也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对她讲了,通过这次谈话,他们基本上把恋爱关系确定下来了,李鹏提出到他母亲的家里和母亲认识一下。

于是,1958年春节的时候,他和朱琳一起到北京和母亲见面,母亲见到朱琳后非常满意,对她很疼爱,这次见面后,李鹏独自回丰满工作,留下朱琳在他母亲身边住了一个多月。

她们常常同床长谈,赵君陶经常给朱琳讲革命故事和政治时局,1958年7月10日上午,李鹏和朱琳登记结婚,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李鹏和朱琳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李鹏只要到外地出差,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给朱琳写一封信,告诉她到达地区的情况、风土人情以及风景名胜。

而朱琳也会提前把信写好寄出,保证李鹏到了目的地可以按时收到,等到两人的大儿子、大女儿先后出世。

李小鹏和李小勇、李小琳合影

李鹏称朱琳为“大琳”,和女儿李小琳区分开,朱琳叫李鹏“大鹏”,和儿子李小鹏区分开,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今天。

李小琳

李鹏和朱琳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李小鹏继承父亲衣钵,学习电力专业,女儿李小琳出生于1961年,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幼子李小勇出生于1963年,孩子们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下茁壮成长。

他们的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2008年7月10日,为纪念结婚50周年,李鹏和朱琳在北京的住处举行了小小的庆祝活动,回顾他们携手走过的半个世纪,感慨万千。

李鹏与朱琳的家庭生活,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支持的温暖,在李鹏总理为国家事务忙碌奔波的背后,家庭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和支持。

李鹏全家福

而他也在家庭中享受着平凡而珍贵的幸福时光,这种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也让我们看到了领导人在严肃的工作之外,充满温情的一面,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这张1965年李鹏与儿子们的合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珍贵留念,更是时代的见证。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过去的窗口,从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李鹏作为父亲的慈爱,以及他对家庭的重视。

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依然努力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家庭责任感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李小鹏和李小勇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深受父亲革命理念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

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成为子女一生的财富,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红色基因在这个家庭中的传承,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人民网——李鹏新书回忆爱情: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 2014年06月30日

中国新闻网——李鹏新书忆爱情婚姻: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图)(2) 2014年06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总理   延安   苏联   发电厂   北京   罕见   丰满   父亲   儿子   女儿   母亲   两个   家庭   工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