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14国下通牒,谁会第一个跪?不到24小时,美国点名见中方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一项重磅政策:将对日本、韩国、南非等14个国家加征25%至40%的高额关税,并将此前的“对等关税”执行期限从7月9日延后到了8月1日。

奇怪的是,特朗普没有把矛头直接对准中国,而是选择了对这些“小弟”国家先动刀。

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关税消息公布后不到24小时,美国财长突然表示:“希望尽快与中国官员会面”,并强调之前的中美会谈“充满尊重与建设性”。

特朗普此举究竟是出于战略布局,还是另有所图?

这一轮加税,覆盖面广、起步高,瞬间引发市场波动。当天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特斯拉市值一天内就缩水680亿美元,日产汽车ADR股价也遭遇重挫,创下近五个月最差表现。

而更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不仅警告日韩不准反击,否则将加征“翻倍税率”,还放话称未来几天将有更多国家收到“关税通知书”。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强硬的贸易反制,实则背后是特朗普为自己连任铺路、为产业脱钩制造压力的“组合拳”。

回顾这波加税,时间紧凑、节奏猛烈。

一边提高关税,一边却又“宽限”一手,把执行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表面看像是“仁慈”,但实则是一种谈判策略:留点时间让对方自己掂量掂量——扛,还是跪?

可问题是,为什么选这14国?尤其是日韩,他们本是美国的亲密盟友,怎么也进了“重税黑名单”?

答案很简单:这群国家好拿捏。

特朗普的逻辑很清晰:杀鸡儆猴,先整服这些国家,等于给欧盟、印度这样的“硬茬”打一剂威慑针。

就在全球还在忙着分析哪国会先低头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一句“希望尽快与中国进行贸易会谈”,才真正把这场“关税战争”的底牌揭开了。

其实从头到尾,特朗普都在围绕一个核心资源打转:稀土。

稀土有多重要?它几乎是现代工业的“灵魂元素”。
从iPhone到导弹,从新能源汽车到F35战机,从光伏发电到5G通信,没有稀土,就没有高科技。

而中国,恰恰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和70%以上的储量

早在上轮中美贸易摩擦时,美国就对稀土供应表现出极度焦虑。五角大楼甚至提出要“重启本土稀土生产”,但至今没成气候。

现在,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却特意绕开了中国,同时又派人传递“合作信号”,这说明——他心里最怕的,就是失去稀土这个命门。

他清楚一点:加谁的税都行,唯独中国必须“谈”。

我们来看看美国现在的真实处境:

  1. 财政吃紧:海外军费开支巨额增加,国债高企,美国国内早已负担沉重。
  2. 军工“卡脖子”:美国防部已经警告,稀土短缺将影响导弹、防空系统的维护和新武器制造。
  3. 产业链回流失败:特朗普上台时口口声声说要制造业回美国,但5年过去了,美国制造并没有强势复苏,反倒对外依存度更高。

于是特朗普用“关税”搞出一个看似能打的策略——

听起来聪明,其实是心虚。因为现在全球已经看透了:美国表面上想打人,内心慌得一批。

面对美国的层层施压,中国没有被带节奏。

首先,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本就透明合法,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原则,这不代表会在压力下妥协资源。

其次,中国也清楚,美国加税不见得能长期维持下去。尤其像日韩这类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的国家,不可能在美方的强压下就转向。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次选择“以静制动”,反而抢占了全球道义高地。

中国不打贸易战,但也不怕贸易战。而这份底气,来自于中国多年来的巨大发展——尤其是在稀土、高科技、工业制造方面的多年积累。

这场关于关税的较量,说到底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全球权力秩序”的对赌。

对美国而言,它想维持“老大”的地位,就必须通过一系列政策继续压制潜在挑战者;而对中国而言,从来不是要挑战谁,而是要在全球发展中,争取合理平等的位置。

可全球化已经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些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一味站队美国,未必能换来安全;适当与中国合作,才能掌握主动。

稀土、产业链、科技合作……这些不是单个国家的“筹码”,而是全球合作不可或缺的“连接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财经   通牒   美国   中方   小时   中国   稀土   关税   国家   全球   南非   日本   老挝   韩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