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不解:中国强大了几千年,为何从来都不要西伯利亚?

俄罗斯人看地图时经常有点想不通:中国历史上不是一直挺强的吗?

从汉唐到明清,疆域拓得也不小,军队也不是怕打仗。可偏偏就在隔壁的西伯利亚,这么一大片地,资源吓人,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金矿银矿一应俱全,中国却从没认真动过念头要把这块地收入囊中。

不是说古代中国打不了,也不是说当年没机会,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冷得不想打仗?

西伯利亚太冷了,冷得让人没脾气。冬天动辄零下四五十度,最冷的地方比如奥伊米亚康,记录过零下71度。别说几千年前,就是现在,人在那儿生活都得靠意志力,更别提搞大规模农业、驻军、移民开发了。

中国古代的主旋律是农耕文明,一切围绕“种地养人”展开。

让一个靠黄河、长江过日子的王朝去花大力气经营冻土层、寒带林区,那和让广东人去东北靠吃雪过冬差不多。换句话说,中国历代王朝不是没看上西伯利亚,而是看上了也觉得吃不下。

汉朝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时候,路线是西南绕行中亚,而不是冒着严寒穿过西伯利亚。唐朝军队一度打到贝加尔湖边上,也只是设个羁縻的“安北都护府”,象征性收点贡,没想着移民开发。

到了明清,北方蒙古、金、辽的压力持续存在,王朝的资源早就被用在维稳和边境防御上,根本没多余精力去往北方冰原插旗。

最典型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雅克萨之战”。当时俄国人已经越过乌拉尔山,一路东进,中国军队打赢了,却没有趁机大举北上,而是选择签《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

不是打不过,而是打下来没意义。你守着一块种不了地、供不上兵的冷地,还得拉着粮草千里迢迢供给,经济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而这一点,恰恰是俄罗斯人不理解的:他们从莫斯科往东推进,气候是渐变的,文化也是半农半猎,适应能力强。

哥萨克部队、商人家族、沙皇特许,一波波人靠着毛皮和矿产往东抢地盘,觉得“多占就是赚”。

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扩张过,但每一次扩张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么是为了解除边患,要么是为了获得可耕地,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得能养活人、上税、出粮。换句话说,地盘得能用,才值得出兵。

比如秦朝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修灵渠、开岭南,是因为那块地虽热但能产粮。汉武帝打匈奴,设河西四郡,开丝路贸易,是为了控制西域通道。

唐朝安西、北庭都护府管理中亚,也是为了稳定西部边疆、维护通商路线。

但西伯利亚呢?放眼望去,全是冻土森林、荒原湖泊,根本不适合定居开发。你想种地?冻土不允许。你想驻军?补给线拉得像拉面一样长。

你想移民?没人愿意去。中国王朝不是不知道西伯利亚的资源,而是觉得“管不住、用不上、还得防着”,那干嘛要?

到了近代,清朝面对沙俄东扩,签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比如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共60万平方公里。

但这些地方,仍旧是相对温暖、临近中国东北的边缘地带,还属于“可控”范围。真正的西伯利亚腹地,中国从未真正占有过,也从未想过要去。

占地不如合作,现代中国早就换了一种打法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反复证明:扩张过度、消耗太大,王朝就容易崩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元朝过度兼并、明朝远征安南,哪个不是劳民伤财、自毁长城?所以到了后期的明清,中国的战略核心就是守住核心区,稳定为先,边疆能谈就谈,不能谈也别轻易动干戈。

2009年中俄启动“东北与远东合作规划”,就是很现实的例子。中国东北需要能源和市场,俄罗斯远东需要投资和劳动力,双方一拍即合。2014年签订“东线天然气管道”合同,2018年开始供气,每年380亿立方米,合同一签就是30年。

更大的合作是今年9月刚刚敲定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项目,起点在俄罗斯亚马尔,穿过蒙古进入中国北方,全长2600公里,年供气500亿立方米,继续合作30年。更重要的是,这次结算用的是人民币和卢布,绕过美元,双方都省了不少麻烦。

很多俄罗斯人担心中国移民会占地盘,但数据显示,大多数中国人去俄罗斯远东是做生意、种菜、搞建筑,干完活就回国。不是不想留下,而是没必要。

他们来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殖民者。

俄罗斯的远东开发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中国市场和投资。中国不占地,但照样拿到了资源,还帮俄罗斯解决了人口稀少、基础设施落后的难题。如果非要说谁更聪明,那答案可能恰恰是“不靠打仗解决问题”的那一方。

归根到底,中国不占西伯利亚,是因为两种文明对土地的理解根本不同。俄罗斯是大陆扩张型国家,一路从莫斯科挤到太平洋,走的是“占地换资源”的路径。中国则是农耕文明,核心是“稳住粮仓、养活百姓、管得住人”。

西伯利亚对俄罗斯来说,是战略纵深,是资源宝库,是后方屏障。但对中国来说,那是冻土寒地,是治理难区,是不毛之地”。你占得下来,能不能养得起?能不能守得住?能不能让百姓活得下去?

而且,中国文化对土地的态度也有强烈的“文化认同”过滤。比如吉林、黑龙江强调的是夫余、高句丽、渤海国这些“东北古属中原”的历史,但从不讲西伯利亚“是我们的一部分”。不是没看过那块地,而是压根不想算进去。

所以,俄罗斯人看到中国强大几千年,却始终“放着西伯利亚不管”,总觉得蹊跷。西伯利亚对俄罗斯是资产,但对当年经济羸弱的中国可能是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西伯利亚   不解   俄罗斯人   中国   俄罗斯   王朝   远东   冻土   资源   中亚   移民   西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