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为个人观点,情节源于生活并加以演绎,旨在生动地阐述道理,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上周四晚上九点多,陪儿子啃一道数学题,我耐着性子讲了五遍,他咬着铅笔头,眨着大眼睛无辜地说:“妈妈,我还是不懂。”
我胸口那股火“噌”地一下炸了,脑子里那根叫“耐心”的弦“啪”地断了。
我猛地一拍桌子,水杯都震得咣当响:“你是存心气我吗?这么简单都听不懂!”
儿子瘦小的身子剧烈地抖了一下,像只受惊的小鹿。
他没有哭出声,但大颗大颗的眼泪瞬间涌出来,顺着小脸往下掉。
他用那种恐惧又陌生的眼神看着我,带着哭腔小声问:“妈妈,你变得好可怕……你还爱我吗?”
“爱”这个字像把锤子,狠狠砸在我心上。晚上,我看着他睡梦中还在抽泣的小脸,心里像被刀子剜一样疼。
我一直自诩是个讲道理的妈妈,读了不少育儿书,怎么就在这道简单的数学题面前,原形毕露,成了自己最鄙视的“泼妇”模样?
我忽然懂了,吼叫是世上最无能的教育。
不是孩子笨,是我的耐心太有限;不是题目难,是我的方法太粗暴。
我想起“克己”的功夫。
第二天,我在书房贴了张字条:“发火前,闭嘴三秒。”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像给情绪装了个刹车。
当我又想提高音量时,我会先停下来,深呼吸,然后换个方式问:“是哪里卡住了呢?妈妈再讲一遍好不好?”
变化悄悄发生了。
儿子紧绷的肩膀放松了,敢抬头看我的眼睛了,甚至敢说“妈妈,这里我还是不太明白”。
家里的气氛从“战场”变回了书房。
辅导作业真是父母的修行场。
您也有过被孩子“逼疯”的瞬间吗?后来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的?
我在评论区等您分享您的妙招,让我们一起做情绪的主人。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