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就迎来了处暑节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有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清凉之日马上就要到来!而随着气温慢慢的降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都要发生改变。比如在每年的处暑,我都会提醒家人牢记:2要吃、4要做,才能使我们少生病,健康过秋天。
【2要吃】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yu)”,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推荐食谱】:百合鸭
【食材】:老鸭、新鲜百合、莲子、陈皮、姜、料酒、食盐。
【做法】:
准备好所有食材。
砂锅里注入清水,大火煮开。
放入鸭肉、莲子、百合、陈皮、大火煮开后加入少许料酒。转小火炖煮1小时左右,至鸭肉软烂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民间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食材】:乌梅、山楂、陈皮、洛神花、甘草、冰糖、干桂花。
【做法】:
准备所有食材: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洛神花。用清水洗干净后备用。
把全部食材(冰糖、干桂花除外)浸泡半小时以上,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加入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后关火。
过滤,趁热撒入干桂花,晾凉后装入干净容器冷藏保存,或加冰直接饮用。
【4要做】
1、要防“秋乏”
此时天气逐渐转凉,人容易感到疲劳与乏力,其实这就是“秋乏”现象,这时候的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比平日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2、要适时添衣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但是“秋冻”也要有个度,早晚温差较大,应该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尤其要注意腹部和脚部的保暖,防止着凉。
3、要保持情绪稳定
秋季容易产生“悲凉”情绪,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进行户外活动,比如走进大自然,进行“出游迎秋”等活动,以此保存心情舒畅。
4、要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可选择散步、骑车、慢跑、跳绳等,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运动的同时可适度地晒太阳,晒太阳时选择避风处。
总而言之,处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节气,它送走了夏日的酷暑,迎来了秋日的凉爽与丰收。我们只有遵守时节去饮食,家人才能少生病,健康过秋天!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