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喊话希望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大豆,同时表态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降频 AI 芯片。
然而就在这时,美国被曝在可能流向中国的先进芯片货物中植入位置追踪器。
01、特朗普的“热情”表态
就在前不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语出惊人”,公开喊话中国:“希望中国尽快将美国大豆订单增至四倍,我会给你们提供快速服务。”
这一幕,让美国大豆农场主和贸易商们兴奋不已,仿佛已经看到一艘艘满载大豆的货轮再次驶向中国港口。
对于美国农业州的选民来说,这简直是天籁之音——他们一直盼着中国重启大规模采购。特朗普的这番话,也被一些美媒解读为“中美经贸关系回暖的信号”。
然而,中国真会因为这几句甜言蜜语就敞开钱包?就在农业话题还没热乎的时候,芯片战场上的风声,迅速让人清醒——美国的“小动作”根本没停。
喊话中国的同时,特朗普还抛出另一个“橄榄枝”——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旗舰AI芯片,但会对算力进行降频。
听上去好像是“让利”,实则是“带刺的礼物”。
参考近期美国允许出口的H20芯片,虽然名义上是专供中国市场的AI加速器,但性能早就被“阉割”,很难支撑万亿级大模型训练,更适合一些低算力需求的垂类应用。
更关键的是——性能缩水还不是最可怕的,芯片安全风险才是中国最关注的核心问题。
8月初,国家网信办对英伟达进行约谈,原因是发现其算力芯片存在安全漏洞和“后门”风险。
此前业内就曾流传,部分进口高端芯片中存在“追踪定位”“远程关闭”等潜在功能,一旦被触发,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或数据泄露。
这可不是小事。对于涉及政府、军工、能源等领域的关键系统来说,哪怕一个微小的安全漏洞,都可能成为外部势力的攻击入口,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有消息称,中国已要求本土企业避免在敏感领域使用H20芯片,尤其是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项目。这不仅是一次安全防护措施,更是一次产业信号——要减少对外依赖,推动国产替代。
02、路透社的重磅爆料
就在H20安全性问题引发关注之际,8月13日,路透社丢出一条独家新闻——美国政府正在秘密行动,在某些可能流向中国的先进芯片货物中,植入位置追踪器。
这已经不是“芯片后门”的猜测,而是公开的“硬件埋雷”。
操作方式:追踪器隐藏在包装甚至服务器内部,有的大小与手机相当。
参与方: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国土安全调查局、联邦调查局。
据了解,戴尔、超微等厂商出口的服务器中,含有英伟达、AMD芯片的货物,可能在出口时就被动了手脚。
虽然戴尔声称“不知道”这一操作,英伟达和AMD也拒绝置评,但业内人士很清楚——一旦设备被植入追踪器,相关方就能远程获取位置信息,甚至判断设备的使用状况。
对中国来说,这已经不只是技术封锁,而是触及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
短期应对:禁止H20在敏感领域使用,严查进口芯片与整机设备的安全风险。
中期策略:推动关键行业优先部署国产芯片,逐步替代进口。
长期目标:实现芯片全链条的自主可控,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面摆脱被动局面。
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虽面临重压,但发展势头明显:
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性能不断提升,已在政务、金融等领域落地。
寒武纪等AI芯片企业在推理和训练芯片上均取得突破。
国产EDA工具、先进封装等配套环节加速补齐短板。
03、特朗普的“双面手法”
近年来,美国在科技领域针对中国的战略遏制呈现升级态势,从断供高端芯片到暗藏定位装置,手段不断翻新,试图打压中国技术发展。
但问题是,中国早已不再是十几年前那个对美市场和技术依赖度极高的经济体,这种策略想要得逞,比登天还难。
事实上,美国越是限制、封锁,中国越能逼出自主创新的动力。
避免使用H20等“风险芯片”,会让国内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国产替代方案的研发和应用中。
这不仅是一次防御动作,也是一次产业升级的窗口期:
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资金、税收、科研政策扶持。
市场倒逼:用户在安全与性能之间权衡,更愿意尝试国产方案。
产业协同: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网络。
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的AI芯片、自主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等领域,将迎来一轮快速成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必须清楚一个事实——真正的安全,永远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造出来的。
国产芯片的崛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唯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任何博弈桌上,坐得稳、走得远。
信息来源:
《特朗普暗示放宽英伟达对华出口“特供版”AI芯片 外交部回应》央视新闻《爆料!美国在芯片货物中安了追踪器》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