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昔日工业中心,为何沦为大选必争的 “铁锈带”?

美国的铁锈带曾经风光无限,现在却成了选举场上各方拉票的焦点。铁锈带主要指五大湖周边和中西部一些州,包括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北部,还有部分纽约州、西弗吉尼亚和密苏里等地。有时候马里兰、肯塔基、爱荷华甚至新泽西的部分地区也算进去。为什么叫铁锈带呢?因为那些老工厂、钢铁厂锈迹斑斑,象征着衰败。历史上,这里是美国工业的心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贡献了全国制造业的大头,养活了无数工人家庭。可如今,它却成了美国大选的兵家必争之地。

铁锈带这片区域资源丰富,煤炭来自阿巴拉契亚山区,铁矿石从明尼苏达的铁岭运来,水路发达,有五大湖和俄亥俄河,还有伊利运河和铁路网连接一切。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革命在这里爆发,钢铁、汽车、机械等重工业扎根。匹兹堡成了钢铁之都,克利夫兰有港口优势,生产机床、电器和钢铁。底特律是汽车城,福特、通用这些巨头在这里建厂。芝加哥和盖瑞镇也靠钢铁和铁路繁荣。欧洲移民和南方黑人北迁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二战期间,这里产能爆棚,生产坦克、飞机,贡献了美国45%以上的GDP,聚集了近一半的产业工人。那时候,美国人一提中西部,就想到蓝领中产阶级,工会势力强,生活稳定。

可从1950年代起,铁锈带就开始走下坡路。制造业在美国GDP占比从1953年的28%降到2009年的11%。为什么呢?一是外国竞争加剧,二战后日本和德国快速重建,钢铁和汽车更便宜。美国企业为了省钱,把工厂迁到南方阳光带,那里工会弱、工资低。1973年石油危机推高能源成本,美国车企被日本小车挤兑。

1980年代,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把利率抬到19%,美元升值,美国出口贵了,进口便宜了。全球化大潮下,企业外包到亚洲,北美自贸协定也帮了倒忙。自动化技术普及,机器人取代工人,生产线从需要上千人变成几十人。环境法规严了,老工厂污染重,成本更高。研究显示,1991到2007年,中国进口导致美国制造业损失100万到240万个岗位,虽然自动化和全球其他因素占大头,但铁锈带首当其冲。

结果工厂关门潮从1970年代末开始,1977年扬斯敦钢铁厂倒闭那天叫“黑色星期一”,成千上万工人失业。克利夫兰人口从1960年的87.6万降到1990年的50.5万,底特律从2000年到2020年跌了32.8%。失业率高企,犯罪率上升,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税收锐减。

扬斯敦、阿克伦这些地方成了鬼城,贫困线以下人口增多。蓝领工人收入停滞,很多人转行服务行业,但薪水远不如从前。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外流到阳光带或西部高科技区。1980年代,媒体用“锈碗”形容这里,沃尔特·蒙代尔在1984年大选中批评里根政策把中西部变成锈碗,后来演变成铁锈带这个称呼。

而经济衰败直接搅动了政治格局,铁锈带传统上是民主党票仓,工会和少数族裔支持强。但从1980年代起,工人对全球化不满,觉得民主党太亲企业、亲贸易。共和党抓住机会,里根时代就强调保护主义。到了2016年,特朗普直击痛点,承诺恢复制造业、建墙挡移民、反自贸协定。他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这些州翻盘,赢了这些摇摆州,拿下大选。

这些州为什么摇摆?因为选民结构复杂,白人工人多,教育水平不高,对经济议题敏感。民主党靠城市和少数族裔,共和党靠农村和郊区白人。铁锈带有44张选举人票,宾夕法尼亚19张、密歇根15张、威斯康星10张,占大头。谁拿下这里,谁就容易过270票门槛。

2020年,拜登赢回这些州,因为他承诺补贴新能源和基础设施,芯片法案和基础设施法投了上千亿到中西部。但效果有限,制造业回流慢,自动化让岗位没那么多。2024年大选,特朗普又卷土重来,强调反全球化,选了俄亥俄参议员万斯做副手。万斯出生在铁锈带,写过《乡下人的悲歌》,讲当地贫困和绝望。特朗普赢了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加上佐治亚、北卡,轻松过线。哈里斯阵营推“前进”策略,承诺补贴,但铁锈带选民更信特朗普的保护主义。

为什么铁锈带这么关键?美国选举是选举人团制,不是全国普选。摇摆州决定胜负,铁锈带这些州两党支持率接近,经济问题让选民容易翻盘。历史上,从1992年到2016年,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基本投民主党,但2016年特朗普打破“蓝墙”。人口流失让这些州选票更集中,选民对就业、贸易敏感。研究显示,铁锈带选民对“中国冲击”不满,虽然实际原因复杂,但政治家总拿这个说事儿。

而从中国视角看,美国推全球化,本想赚大钱,结果自家工业空心化,工人遭罪。这暴露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资本逐利,不管民生。中国不一样,工业门类齐全,从低端到高端自己控盘,低端产业转移也用自动化替换,保持产业链完整。

铁锈带衰落提醒我们,发展要统筹效率和公平,别让工人掉队。美国联邦制,各州自扫门前雪,没全国统筹,产业升级困难。欧洲老工业区也类似,鲁尔区、伦敦工业区衰落后,转型服务和高科技,但失业问题没彻底解决。

因此,铁锈带从工业中心沦为选举战场,是美国经济模式失败的缩影。全球化让资本飞走,工人留守废墟。政治家来回炒作,但没真解决。铁锈带的故事告诉我们,发展不是光喊伟大,得实打实干事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历史   铁锈   美国   昔日   工业   中心   密歇根   宾夕法尼亚   工人   俄亥俄   选民   民主党   制造业   底特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