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9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4小时》栏目关注我市在举办“苏超”等体育赛事中的绿色创新实践,“人走场净”让绿色低碳理念落地见效。
近年来,绿色低碳已经贯穿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江苏“苏超”联赛第12轮比赛正式打响,无纸化的电子门票、“人走场净”、绿色出行等等让一场城市间的足球赛正在演变为绿色创新的“实践场”。
比赛前三个小时,位于江苏宿迁千鸟园广场公交集散点,不少市民已经开始陆续坐上公交,准备前往比赛现场。
“我很愿意用这种绿色健康的方式出行观赛。也能用这种特别方式为我喜欢的家乡球队,加油助威。”球迷刘蕙凝说。
“公交车可以直达我们赛场的周边,这对大家来讲都非常的方便。再一个来讲,我们公交车上有很多都是我们本地的球迷,这样可以一起为我们宿迁队加油。这比我们自己开车有意思多了。”球迷王海东表示。
针对此次足球比赛,江苏宿迁公交集团抽调了80辆新能源公交保障赛事出行。不仅出行方式注重低碳环保,早在赛事筹备时低碳理念已融入比赛全流程设计之中,电子票务系统替代传统纸质票,单场就能减少纸张消耗超2万张。球迷拿着手机和身份证一扫就能进场,快速便捷。
“电子票不仅减少了纸张的使用,也减少了取票环节。广大球迷只要用手机,就能实现购票、取票、观赛,同时电子票也不易丢失,更加安全便捷。”宿迁市楚润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兆国说。
在赛场,每隔50米就有一个分类垃圾桶,实现了垃圾不落地。赛后人们还自发将座位附近遗留的饮料瓶等垃圾带走,“人走场净”已经成为体育赛场一道靓丽风景线。
“我局联联合体育馆运营管理方,在球场的出入口设置了160个分类垃圾桶,我们还通过场内的大屏、横幅标语、志愿者宣传等形式,引导球迷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在比赛结束1小时后,场内的垃圾能够清运完毕,实现人走场净。”宿迁市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柯晓庆说。
如今随着各地体育比赛持续火爆,赛事中的绿色低碳的模式,也正在不断创新探索中。
“小到社区赛事大到奥运会,都在追求绿色低碳。不管是组织者的经营理念,还有观众的消费理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样的话就为未来的体育赛事的绿色低碳化,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我国正在进行自愿碳市场的建设,能够为低碳甚至碳中和的赛事,提供高品质的碳信用。”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说。
记 者:吴兆刚 陈琦 宿豫融媒
编 辑:张亚南
审 核:郑绪伟
终 审:丁敬梓
监 制:薛胜宏
总监制:徐海涛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