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还是装?为何餐厅千篇一律“拒绝预制菜”“纯手工”?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这两年,餐厅的宣传标语好像被统一了“话术”。

走进餐厅听到的第一句话,未必是“欢迎光临”,很可能是“我们店从来不用预制菜”“面点都是师傅手工现做”;

询问服务员菜品特点时,他们第一句形容的不一定是口味,而是“我们店的梅干菜都是自己晒制的”;

当你称赞菜品好吃并打听“为什么”时,少不了一句“我们用的都是天然的调味品”“猪油自己炼、高汤每天熬”。

在人人为食品安全和健康焦虑的当下,餐厅想要通过一些方式让顾客快速产生信任感,于是这些充满正义感的口号和标语诞生了。

且不说是不是真的每个店都能把自己“吹牛”一一落实,但更大的问题是,这种看起来大义凛然的姿态和方式,其实糊涂得很。


首先,扪心自问,你真的能做到吗?

放着三五块一大包味精不用,偏要花上几个小时、若干人工,熬动辄8小时的高汤? 消费者只要用脑子仔细一想就会知道,你要是人均消费三五百、一天就接待那么几桌客人,也许还能承担起这差异几十倍的成本;可你一个门店数量人均消费四五十、请一个洗碗师傅都要对工钱讨价还价的,这不是吹牛是啥呢?

更离谱的是,连个点心房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餐厅,还要宣传“我们的点心都是手工现做哦”。 且不说老板们是不是人人有“我就是舍得”的魄力和底气成本,如今恐怕就连什么是天然、什么是预制菜的分类都没弄清,就开始鼓吹自己的餐厅“健康”“天然”?

尤其对于部分想要快速开店但短时间内资金有限、又苦于厨师团队水平层次不齐、菜品口味不稳定的企业来说,靠谱的大厂、大品牌预制菜几乎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优解。

想讨好消费者可以理解,但不是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只是为了迎合他们去编造话术,这能行吗?

更何况,消费者反感的是预制菜吗?人家反对的是“明明用的是预制菜,还非要说自己是新鲜现做”并且卖高价;况且人家担心的,是“不合规的预制菜”!

说到底,就是压根没弄清楚问题所在,就急着跟风站队表态;能不能赢得好感不说,但多少沾惹上了撒谎的嫌疑。


那些听起来很美好的内容,不一定代表全是“好东西”。

你看这些标语“不用预制菜”“食材都是餐厅自制”“天然调味品”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无非是想告诉消费者:我这里干净又卫生,绿色又健康,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但实际上,当中埋了不少“坑”。以最常见的“自制”茶油、坛子菜为例,常被形容为无添加、纯天然的代表,但实际上,若不是有充足的经验或科学的指导,不仅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也很难避免有害细菌、霉菌的干扰————而这些,却很难被肉眼直观的看见。

“纯天然”的另一面,是没有经过人工筛选、品质参差不齐;

“手工自制”的另一面,是缺乏卫生标准、食品安全全靠“自觉”。

这一类宣传,更多时候像是一种情绪的迎合:说点好话给你听,你怎么还当真呢?


再者,就算你真能“取其精华”并且“说到做到”,在实际宣传时的“自卖自夸”也远不如让顾客自己发现。

毕竟这是个“人人都是摄影师”“全民卧底”的信息时代,什么秘密都藏不住。随手一张照片、一条视频,都是“聚光灯”,你做得好或不好,全都透明可见。每一个被放大的细枝末节,都是品牌的机会。

小小一个烤鱼店,不刻意宣传自己“新鲜现杀”,却因一个杀鱼时将内脏扔给流浪动物的视频,让不少人直呼“想去打卡”“好新鲜的食材”;

你看,大家对蜜雪冰城的好感也不是因为什么“健康奶茶”“纯天然果汁”,而是他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直白坦荡,和与之对应的实在价格;

热门街头老太太的咖啡摊的走红靠的也不是玄乎的“手作”,而是用速溶却毫不掩饰的朴实大方,甚至向你介绍“这是老牌子,靠谱”,10元一大杯的价格,还能附赠些许情绪价值。


看懂了吗?最好的餐饮模式应该是:“我这儿啥情况都告诉你,你愿意来,我很欢迎。”

说白了就是:别装,做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美食   餐厅   标语   消费者   健康   手工   新鲜   调味品   食品安全   大杯   好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