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跻身世界遗产,聊聊你不知道的“东方金字塔” |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游客眼中的“大土堆”,何以跻身世界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你所不知道的西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肯定是在1040年至1043年戍边时所写。他所要面对的正是1038年刚刚称帝、建国号大夏的、原称臣于大宋的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

西夏国鼎盛之时,北起居延,南至青海积石山,西出玉门,东到陕北无定河,疆域规模曾达到115万平方公里。他们发明了最像汉字的西夏文,翻译了大量汉文献,发展了手工业,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在与宋、辽、金等共存的190年间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直到1227年被蒙古汗国大军攻灭。

血腥的屠杀与疯狂的破坏,使关于西夏的遗存几乎荡然无存。更为可惜的是,元朝修前朝史时未修西夏史,仅以传的形式在《宋史》《辽史》《金史》中留下只言片语。

重新发现西夏的时间来得有点晚。

武威,古称“凉州”,为河西重镇,是西夏王国的陪都,在武威博物馆可以看到《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该碑正面为西夏文字共计1578字,背面为相对应的汉字共计1468字。1804年,清代学者张澍辨识出了这座石碑上的“奇怪”文字为西夏文。

从酒泉沿国道一直往北,当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孤烟散尽,就到达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黑水城就在那里。它始建于西夏时期,是现今已知唯一一座用党项族语音命名的城市。1909年6月,俄国人科兹洛夫来到黑水城,进行了9天的挖掘后,用骆驼驮走了40箱约上万件的西夏文物文献。后来这些文物文献在圣彼得堡展出,西夏学就此诞生。

在这些文献中,有西夏人编的夏汉对音对义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借助这一工具书,研究者打开了解读西夏文献殿堂的大门。中国学者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父子首先对黑水城文献开展研究,继罗氏父子之后的王静如,对西夏佛经、历史、语言、官印等均有研究。

然后是西夏陵。1938年,德国飞行员飞跃贺兰山时,拍摄到有数座巨型土堆,在贺兰山嶙峋的阴影中沉默矗立,这一“东方的金字塔”被世界开始关注。1972年至1977年期间,宁夏考古人第一次对西夏陵进行系统调查,证实了《嘉靖宁夏新志》所载西夏王陵处于贺兰山之东。之后又有数次的考古,一代代考古人员大都在这里流过汗水,西夏陵的选址、结构、布局、陵寝制度逐渐明晰起来。

在近4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包含有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的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最近的考古是在2024年,通过对3处防洪墙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弄清了防洪设施的建造方法和类型。

作为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代表性遗产,西夏陵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两百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见证,也填补了亚洲文明史上时间—区域—族群框架上的空缺。这是它成为世界遗产的理由。

7号陵,是9座陵中目前唯一可以确认陵主身份的。五块残碑石拼合为留存西夏文字最多的一块碑,碑额两面阴刻西夏文篆书,汉译为“大白高国护城神(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文”,确定为西夏仁宗皇帝李仁孝的陵墓。史载,李仁孝为西夏第五位皇帝,在位长达54年,推崇汉文化,重视教育,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使西夏的国力达到顶峰。

研究西夏文学的聂鸿音老师曾经整理过这一时期的西夏文献,发现那时的格言深受汉文化影响,比如“不孝父母恼祸多,不敬先生福智薄”“绫锦不艳婚姻美,兵器不利亲戚坚”“无德富贵天中云,无道敛财草头露”“米中有石,烧煮百年不会成饭,心中有恶,修炼万艺不能得道”“山中积雪者高,人中有德者尊”……

多座碑亭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碑石残块,补充了历史文献的不足,成为研究西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比如《宋史•夏国传》记载,宋绍兴九年,在西夏一官员家长出灵芝,崇宗乾顺作《灵芝歌》等等,但并没有具体的内容。在西夏陵7号陵的碑亭遗址中,发现刻有《灵芝颂》部分内容的汉文残碑,其中有“德施率土,赉及多方”等语句。这一残碑石不仅证实了史书的记载,也显示出中原祥瑞习俗与诗歌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又比如西夏文残碑文中有“上柱国”的称谓,汉文碑文有“柱国”的称谓,证实西夏有勋官之设。西夏文和汉文残碑中都有“金紫光禄大夫”,这不仅补充了西夏职官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彰显了西夏在职事官等多方面承续中原王朝体制。

西夏陵所有帝陵及主要陪葬墓的遗址保护已经进入良性循环。西夏陵出土的钱币、丝绸、珠饰、金银饰等文物,反映出公元11—13世纪西夏在“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交流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目前大多陈列在临近的西夏陵博物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中,讲述着曾经的融会贯通。

笔者曾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看到两块精美的印婴戏莲纹绢。花纹是一排圆形花环内绘有四朵小白花,环外绘一周联珠纹,花框四边各有一个围着黄色肚兜的戏花童子,带着桃形项圈和环状手镯,双腿腾空跃起,仿佛穿行在花丛中。西夏建国后,受中原王朝和汉民族影响,丝织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专门设立了“织绢院”和“绣院”等管理丝纺织业,这两块绢的质量证明了西夏丝织业的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婴戏是宋朝才开始流行的主题。

当然,还可以去敦煌。西夏是个崇尚佛教的王朝,后人曾用“云锁空山夏寺多”来形容当时寺院之多。西夏占领沙州、瓜州后,莫高窟、榆林窟便成为他们的圣地,目前至少发现有80多个西夏洞窟。最著名的当然是榆林窟第3窟了。壁画采用了多种线描风格,有表现丰满肌体的铁线描,有表现衣服转折有致的折芦描,有表现头发飞扬的高古游丝描。所有线描清晰流畅,一气呵成,文殊变、普贤变这一自唐代开始流行的壁画题材在这里达到艺术巅峰。

西夏与相邻的汉族以及吐蕃、回鹘、契丹、鞑靼、女真等诸多游牧或农牧民族统治下的周边国家在长达200年的交流与冲突中,历炼出杰出的学习能力和融汇创新能力,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文化的多边交流特征,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见证。

西夏陵成为世界遗产,无疑给了世界一个再次认识西夏的机会。

这正是:

贺兰山下黄土堆,千年风沙王陵巍。

驼铃已逝烟云里,岁月无言今犹窥。

(文 | 闻 白)

图片来源:宁夏文化和旅游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历史   西夏   金字塔   会儿   世界遗产   水城   遗址   文献   汉文   碑石   宋史   王朝   土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