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日子注定会被永远铭记,2025年7月7日,便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88年过去了,但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那一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争,依旧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日本侵略者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悍然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由此拉开。这看似偶然的“事变”,实则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从那一刻起,中华大地便陷入了一片战火硝烟之中,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同胞惨遭杀戮。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就拿南京大屠杀来说,短短六周内,30多万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啊!我们无法想象先辈们在那段黑暗岁月里所遭受的苦难,但我们必须要永远的铭记住这一段历史,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伤痛,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有位相关的历史学家曾说过:“历史不能忘却,忘却就是背叛。”我们铭记“七七事变”,不仅仅是为了记住那段惨痛的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和平并不意味着可以忘却历史。我们要以史为鉴,时刻警惕着那些企图歪曲、否认历史的行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我们要将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华夏子孙,我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88年过去了,“七七事变”的枪炮声虽已远去,但历史的教训却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要让历史的警钟长鸣,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不敢忘,是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魂;不能忘,是因为我们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致敬!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者简介:董登第,《香港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微刊《柳泉源文苑》总编辑。“今日头条”网络自媒体作家、博主,现居重庆。系山东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家学会会员,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共产党人》编委会特约编委。编著有报告文学集《永恒的星辰》和中小学生作文集《柳泉源》等书。《二十年乡村公仆情》一文,曾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与红旗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当代共产党人》大型图书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