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五一假期,重庆荣昌区上演了令人称奇的一幕:政府机关食堂的玻璃门被游客叩响,公务员们系着围裙端盘子,后厨 20 口蒸笼昼夜不熄。短短两天,近 2 万游客涌入这个平日只对机关开放的空间,用味蕾丈量着这座城市的待客之道。
推开食堂大门,价格公示牌率先颠覆认知 ——3 元一碗酸辣黄凉粉,8 元两荤两素套餐,15 元羊肉笼笼蒸腾着热气,18 元硬菜组合堆得饭盒盖不上。当景区餐饮普遍迈入 30 元门槛时,这里的物价仿佛定格在十年前。来自成都的李阿姨端着餐盘感叹:“红烧肉肥而不腻,猪油泡粑香得钻心,这个价在外面连碗小面都买不到。”
这场美食盛宴背后,是整座城市的倾力配合。财务科会计在窗口抡起大勺,办公室主任化身引导员,副区长穿梭在餐桌间擦桌收盘。后厨紧急借调的 50 名酒店厨师,每天要处理 1500 斤猪肉、2000 斤蔬菜,炒菜师傅颠勺的手腕肿得发亮。当洗碗机连续运转 12 小时仍供不应求时,老年大学的阿姨们自发组成洗碗队,笑着说要为家乡挣面子。
政府的诚意渗透在每个细节:2000 个机关车位免费开放,旅游专线大巴循环接驳,区委书记通过短视频呼吁市民 “让车位给游客”。食堂餐桌上摆放的 “荣昌八景” 折页,随着 18 元套餐走进五湖四海游客的行囊。那些端着餐盘坐在台阶大快朵颐的身影,在社交平台掀起 “衙门里的烟火气” 话题风暴,单日阅读量突破 1.7 亿。
这场看似偶然的出圈,实则是精心计算的温情营销。日均 3 万元的食材投入,撬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超千万消费。非遗卤鹅日均售出 800 只,夏布服饰成交量翻了三番,连陶器作坊都接到定制餐具的订单。当其他城市跟风开放机关食堂时,荣昌已用 18 元套餐完成城市形象的精准输出 —— 这里没有冰冷的行政壁垒,有的只是烫嘴的羊肉笼笼和擦汗的公务员。
夜幕降临时,食堂经理清点着当天的碗盘,发现少了 23 个饭盒。他笑着摆摆手:“就当送给游客的纪念品,他们带着荣昌味道回家,就是最好的城市宣传册。” 炊烟散尽的政府大院里,那抹混合着卤香与汗水的烟火气,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城市的待客之道。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