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没有自己的芯片,为啥能绕过西方的“卡脖子”?

2022年3月,西方国家在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祭出大规模制裁,尤其瞄准高科技和半导体领域。

美国一道禁令,几乎切断了俄罗斯获取先进芯片和关键设备的通路。

芯片被誉为现代武器和通信系统的“神经中枢”,一旦断供,按常理一个国家的军工、航天和通信都会受到重创。

但出乎许多人意料,俄罗斯并没有因此立即崩溃,反而在制裁压力下表现了相当的韧性,甚至让美国方面也承认,要把俄罗斯彻底“卡死”并不容易。

要理解俄罗斯芯片产业的现状,不得不回溯到苏联时期。

上世纪70年代,苏联在微电子领域曾有过高光时刻。

“Электроника”系列计算机在一些应用上可以与西方相比肩,军工领域也有较强的自给能力。

1962年,苏联曾提出在莫斯科周边建造微电子城的宏大计划,短短几年内聚集了上万名工程师和多家半导体企业,形成本国产产业链雏形。

然而,苏联在技术路线上后来出现了关键失误。

与美国迅速推进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技术不同,苏联部分研究转向了电子管的小型化和耐EMP技术,试图在核战场景下保持设备可靠。

电子管本身体积大、效率低,不利于实现芯片微型化与高密度集成,导致苏联在制造工艺上逐步落后。

这种选择有其战略考量,苏联认为核战争爆发时,电磁脉冲会摧毁基于晶体管的精密设备,而更笨重的电子管反而可能幸存。

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国内的半导体产业也随之瓦解。从那时起,俄罗斯的芯片产业就与世界主流拉开了距离。

进入21世纪,俄罗斯芯片制造仍停留在较老的工艺节点。

当西方和亚洲厂商已经进入14纳米、7纳米甚至更先进的制程时,俄罗斯的量产能力仍停留在90纳米左右。

这种落后不仅体现在制造工艺上,还表现在整个产业链的缺失。

俄罗斯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米克朗的工艺水平仅达到65纳米,作为对比,目前高通骁龙8芯片是用4纳米工艺节点制造的。

而俄罗斯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如贝加尔湖和厄尔布鲁士,都依赖台积电代工。

2022年制裁落地后,台积电断绝与俄罗斯关系,导致这些处理器的生产和供应陷入困境。

俄罗斯甚至曾传出从家用电器中拆卸芯片用于军事装备的传闻,虽然西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但俄罗斯自己的一些做法也从侧面反映了困境。

为解决银行卡芯片短缺,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曾大量拆解用户捐出的旧卡以及无人认领的遗失卡,把里面芯片的数据清除之后,装到新卡上,这种转移工艺的不良率高达40%。

面对芯片困境,俄罗斯没有选择与西方在高端制程上硬碰硬,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且“另辟蹊径”的策略。

首先是“军用优先”原则:俄罗斯把有限资源集中用于保障军工与国防需求,因为军用电子设备对体积、功耗的极端微缩要求不如民用那么苛刻,但对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有很高要求。

基于这一思路,模拟电路与电子管等传统技术重新获得重视。虽然看起来“复古”,但在高温、强电磁干扰的实战环境中这些技术有其优势。

例如,S-400防空系统在关键环节上采用了耐受性强的电路设计;苏-35的雷达也使用了大量本土研发的芯片与模块,实战性能被认为相当可靠。

其次是“能用就行”的设计哲学:俄罗斯在高端上不求追赶最前沿,而是以“能用、稳定、抗干扰”为衡量标准,把芯片做得“粗”一些,但能在战场上用得住。

许多军事系统并不需要5纳米级别的处理器;28纳米、90纳米的工艺只要设计得当,也能保证导弹制导、雷达信号处理等关键功能。

俄罗斯还宣称在一些特定应用上发展出例如“激晶体振荡器”之类的抗电磁干扰新技术,专门用于高超音速武器与抗干扰通信。

俄罗斯芯片战略的另一重要支柱是通过国际合作和灰色渠道获取所需技术。

中国成为其最大的芯片和电子元件来源国,占很大比例。两国在军工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逐步加深。

此外,俄罗斯还通过转口贸易和灰色渠道,从东南亚等地取得部分芯片和生产设备,虽不稳定但能支撑关键系统运行。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俄罗斯进口芯片额超过30亿美元,满足了国内大部分需求。

美国先进技术的黑市根深蒂固,这意味着俄罗斯公司和个人仍然可以获得这些技术,尽管并非直接从美国获得。

香港仍然是将这些违禁物品运往中国北方邻国的重要走私枢纽,据估计,仅一个办公地址就有价值40亿美元的芯片流入。

一些印度公司也被发现走私AI芯片,他们从马来西亚采购,经印度转运,最终进入俄罗斯。这些芯片一些最终落入了散布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俄罗斯武器系统中。

俄罗斯的芯片策略显示出一种实用主义和抗压能力,在国家面临严峻制裁的背景下,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俄罗斯的芯片产业仍有明显短板:资金不足、高端设备缺失、工艺水平落后和人才流失等问题长期存在。

俄罗斯选择的是一种“以存活为优先”的策略:不追求全球最顶尖的规模与性能,而追求在实际作战与国防体系中够用、可靠和可替换。

这种“末日地堡式”的务实思路,在面对外部封锁时显示出相当的适应性。

在诺夫哥罗德,一座覆盖芯片全生产周期的工厂正在建设中,计划落地800纳米及600纳米工艺制程。

相比当今世界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这些技术看起来像是来自考古现场。

但没有一个俄罗斯工程师会嘲笑这个项目。

因为这座工厂的产品不追求引领智能手机市场,它们只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俄罗斯的导弹还能找到目标,防空系统还能正常运转。

对于面临制裁的俄罗斯来说,这种“落后”的芯片,恰恰是它不被卡脖子的底气。#头条深一度#

1.路透社:


Exclusive:Russiaturnstooldertech,
salvagedchipstopowermissilesandtanks》

2.《金融时报》:

《‘Outofoptions’:Russia’
strickysearchformicrochips》

3.CNews报道:

《Russiatospend$
3.8bnondevelopinglocalchipmakingequipment》

4.BBCNewsRussian与Meduza的相关报道

5.《莫斯科时报》:

《AsSanctionsBite,Russia’
sTechSectorPlotsaNewCourse》

(老A)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科技   俄罗斯   芯片   苏联   纳米   美国   电子管   工艺   技术   军工   抗干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