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平分天下,蜀国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口号,召集天下能人将士为自己所用。然而刘备后来为给张飞关羽报仇,征讨东吴大败而归,自己也因此搭上了性命。临死之前,刘备将刘禅托付到了诸葛亮的手中。
众所周知,刘禅天资愚钝,并没有治国才能,所以在刘备死后,便加重了诸葛亮的负担。他一面要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一面还要努力完成刘备的遗愿。
可惜的是,诸葛亮因为多年劳累身体早已筋疲力尽,再加上刘禅总在后方为他制造问题,令诸葛亮未能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然而就在诸葛亮临死之前,刘禅却上前询问了他一个问题,令诸葛亮大惊失色,他这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刘禅一直在装傻。
诸葛亮原本是隐身于乡野的一位名家之后,在刘备投靠刘表之时,听闻了他的大名,于是不顾身份,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下山来,成为了自己的谋士。因着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一直对刘备很是敬重。
在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之后,刘备也一扫之前的困境,开始重建蜀国政权,拥有了一方势力,最后还在乱世之中有了一席之地,同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好景不长,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和关羽中了敌人埋伏战死,令刘备悲痛万分。为了给自己的结拜兄弟报仇,刘备不顾众将士反对,毅然决然的发兵征讨东吴。
因为蜀国接连失去两名大将,实力大减,在与东吴对战过程中接连失利,导致征讨失败,刘备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临死前,刘备感慨自己壮志未酬,于是将恢复汉室的重担和刘禅一起交付给了诸葛亮。
刘备心中明白自己的儿子并非治国之才,还曾立下遗嘱,如果刘禅没有作为,那就请诸葛亮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后大为感动,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诸葛亮心中并无取代刘禅之意,在刘备死后,他一心只想着努力完成刘备遗愿。
然而,刘禅确实如刘备所言,并无任何治国之才。在刘备死后,刘禅一开始对待诸葛亮如自己的父亲一般,令诸葛亮很是欣慰,他开始细心教导刘禅,希望可以辅佐他完成一番事业。
但是刘禅登基后却并不省心,他趁着诸葛亮北伐外出之时,大肆玩乐,还偏听奸臣的话,害的诸葛亮不顾战事返回宫中为他收拾烂摊子。如此这般折腾,诸葛亮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最后更是一病不起,卧倒在床。
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诸葛亮仍在为蜀国的以后筹谋,想到自己北伐失利,刘禅也仍未有任何起色,诸葛亮深觉对不起先帝。然而刘禅前来看望他时,却问了一个令诸葛亮意想不到的问题。
刘禅询问诸葛亮,如果他死后,他的子孙后代该如何安置?诸葛亮听闻刘禅这番话后不由得愣住,他难以想象这位扶不起的阿斗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诸葛亮此时此刻才明白,原来刘禅这么多年一直在伪装,他看似在询问诸葛亮的家事,实在是在试探诸葛亮的态度。
诸葛亮面不改色回答道:我家中尚有800棵桑树,所以不愁他们的衣食。见自己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刘禅也没有在多停留,便转身离开了。眼见刘禅离开,诸葛亮才明白,原来刘禅并非自己所想的那般不堪,心中也略有欣慰。
原来,刘禅一直对刘备临死之言很是忌惮,他害怕诸葛亮真如父亲所言将自己取而代之,于是在登基之后虽然不勤于政事,但是却一直对诸葛亮很是尊敬,这样也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令诸葛亮无法对自己下手。
不得不说刘禅确实是有几分才智的,他并非世人所想那般愚钝无知,相反,他利用自己在世人眼中所留下的印象来衬托诸葛亮的机智。逼的诸葛亮不得不为他殚心竭虑,而他却稳坐皇宫中,净收渔利。
诸葛亮死后,刘禅也一改往日懒散的作风,开始用心管理国家。他重用诸葛亮留下的忠臣武将,还清除了后宫中的奸臣宦官,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在他的统治下,蜀国安稳的度过了29年。
由此可见,刘禅的伪装有多么的深,而他也凭借这份伪装在这乱世之中安稳的存活了下来,成为了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虽然刘禅的名声一直不好,但他能做到这一步,也说明他并非是一个草包。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